第40节(2 / 2)

柳砚莺就不一样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眼睛亮亮的像两颗名贵宝石,“石长史!怎会是你?”

自知再靠近吃不消她的热情,石玉秋驻足微笑道:“那日柳姑娘才说自己不懂香道,今天就在香具店被我撞见。”

他端方有礼,柳砚莺也收住了些,“我真的不懂,只是沾了老夫人的光。”

那店家见他们认识,开口就那么熟络,石玉秋又对她彬彬有礼,做生意的眼光多毒辣,稳稳拍起马屁道:“这是宿世修来的缘分,在我的店里看中同一只香炉,想来那铜把手上的不是黄雀,而是喜鹊。”

“呸!”瑞麟突然挤上来,将那店家一屁股拱开,“你是做生意的还是牵线拉媒的?不是你的活你也要做!”

那店家见状噤了声,石玉秋笑了笑,问柳砚莺:“柳姑娘也想买那只铜雀香炉?”

柳砚莺如实道:“是啊,这个题材的香炉不多见,不怕您笑,我第一次看见那上头的小鸟,还觉得那是为我定做的。”

石玉秋微笑着缓声说道:“我第一次看见这个香炉,也觉得是为柳姑娘你定做的。”

柳砚莺一愣,不解其意的同时摆摆手,“石长史都下了定银,我来迟一步怎么还好意思夺人所爱。”

“无碍。”石玉秋转而对那店家道:“把香炉包起来给这位柳姑娘吧。”

见他掏出腰包,店家一时反应不过来,“公子这是?”

石玉秋说道:“是她先看中的,我买下来赠与她。”

柳砚莺第一反应就是客气推辞,拿到了香炉与石玉秋推拒,“不行不行,无功不受禄,我不能收。”

石玉秋竖掌挡她的手,“柳姑娘不是送过我一袋桃干?那是你亲手制作的,价值无法用金钱估量,我买了现成的香炉回礼,不及你赠我的礼品贵重。”

他这话说得万分动听,柳砚莺一顿,茫茫然抬眼看向他面上的温和笑意,遂灿然一笑,“如此那砚莺便谢过石长史了。”

石玉秋笑着。

说起来,这只香炉石玉秋本是打算买了收藏,不拿出来使用的。

因为那款式女气,他摆出来一定惹人拿他打趣。

不拿出来使用就不拿出来使用吧,他本来也只是看到那香炉上的铜雀,觉得造型别致,想起柳砚莺说起她在王府学过香道,一时间将二者一厢情愿地联系了起来。

不成想天下事无巧不成书,她也是这样想的。

石玉秋不得不相信,这便是缘分吧。

路口分别时,柳砚莺欠欠身,明媚道:“下次石长史再来,我便用这只香炉为你们篆香。”

石玉秋颔首与她别过。

瑞麟终于忍不住,小声逼逼:“砚莺姐姐您怎么能这样?”

柳砚莺看向他,问他哪样,他答:“您不能一面花三爷的钱,一面接外男的礼啊。”

柳砚莺睁圆了眼,觉得他不懂装懂,话到嘴边也没法和他一个傻小子细说,只抬腿叫他跟上,顺带回头强调:“香炉的事,你不许告诉三爷,知道没?”

“啊?”

那手点着他鼻尖,“不许!你将来是长长久久跟着他,我可不是,到时候再来个柳砚鸽、柳砚鹅的,你照样风生水起,我却在哪个墙根嚼草都不知道。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瑞麟听她说得言之凿凿,一时也有点动摇,抿着嘴紧步跟上去,也不说话了。

柳砚莺见状笑笑,看出他是答应了,摸出买东西时多余的找钱塞给他。

“谢谢啦!”

路景延的钱她当然能捞多少是多少,那都是她自己装乖换来的,是真真正正字面意义上的血汗钱!

可石玉秋收过她什么?只收过她一袋桃干罢了。这才是真心送礼呢。

作者有话说:

小鸟精明不聪明,所以她的问题是喜欢打如意算盘,然后刚好路哥是闷□□王,只在心里卑微但是面上不示弱。现在大概是一方走肾,一方走心的状态。

第42章

城东卫所外停下一匹马,庞俊从马背跳下,喜出望外步入卫所,得知路景延还未下值,疾步过去寻他。

“路校尉,在外盯梢的人回来禀报,说找到你说的那帮吐蕃人了!”

路景延自案前抬首看向庞俊,不难看出他眼中欣喜,“他们现在何处?”

庞俊答:“蛮夷邸以东的一间客舍,乔装成了商人,今晌午看到他们接头。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路景延颔首,“知道他们在哪就行了,派人看着,不要被发现。”

“是。”

先前路景延怀疑京城还藏了一帮吐蕃人,与前来求娶公主的那支使节队伍相互接应,如有任何风吹草动,蛮夷邸里静如死水,蛮夷邸外进退自如。

原先只是猜测,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路景延书信一封,派人传递给庆王府。

即便是战乱时,两国交兵也不会动手无寸铁的使节,既然使节动不得,那可以从行迹可疑的“胡商”入手。

这些吐蕃人是有些狡猾的,经年受大邺荫庇,想侵吞西北,又担心贸然攻打濯州行径嚣张,会在开战后给大邺送去支持者和同盟军。

若夹在大邺与吐蕃之间占据地理优势的小国吐谷浑能站中立,那吐蕃的赢面就大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