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资源的分配(2 / 2)

谈到分利益,屁股坐在哪里,观点往往也冲着那里。

部队人数多的,倾向于按人头分配。部队战斗力强的,倾向于按战力分配。

还有两边都不沾的,譬如说孔捷的新二团。

刚组建半年多,人数还不到一千,战斗力更是没成型,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孔捷就此发表的观点是,应该把资源倾斜给他们这些基础差的部队。

部队没有好的武器,想打胜仗就困难,想从日伪手里缴获武器装备就更困难。

如此导致发展的很慢。

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总部倾斜资源,帮助他们这些基干团走出恶性循环的困境。

“都是咱们八路军的武装,总不能有的部队全部拿机关枪,有的部队连步枪都做不到人手一支。那样就太厚此薄彼了。”

孔捷用这样一番话作为结束语,让老总都低头沉思不语。

二十五团的刘团长,也出言附和表示赞同。

八路军的步兵团分为三个等级,主力团,基干团和地方团。

能称得上是主力团的部队,都是能同日军打硬仗的。在一百多个团里仅有十几个。

大多数的步兵团,是缺乏训练,武器装备比较差的,基干团和地方团。

是让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还是说,扶持弱小的让他们追上来?

对于首长们来说,是个值得权衡思量的难题。

“报告,紧急情报。”

总部的情报科长,领着一名骑兵通讯员走了进来。

他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坏的消息,阳泉方向的日军混成第四旅团,开拔朝根据地的方向赶了过来。

刘师长把玩着手里的铅笔分析道:“一个旅团突然往我根据地扑过来,这恐怕不会是孤立的行为。”

“根据以往的经验,这又是一次大扫荡的前奏。就看有没有其他日军部队配合了。”左副参谋长也表明了自身的观点。

日军一年发起的大型扫荡,最少也有个四五次。

要是计算不同地域的,把华北其余地方日军的大扫荡计算在一块,一年得有个二三十次。

八路军已经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基本上日军一有动静,就能猜个七八成了。

只是大扫荡是阳谋,能做的准备并不是很多。

真正的应对还是得靠实力。

八路军同日军的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想从日军拉到网里跑出去,少了得脱层皮,多的恐怕得掉一块肉,甚至丢了命。

得知有可能是日军发起的春季大扫荡,指挥部的众人面色都严肃了起来。

只有陈浩是个例外,他惊讶日军会在此时发起扫荡,但更多的还是兴奋。

自己带来的武器装备,马上就能投入到战斗中,检验实战效果。

能不能起到碾压的效果呢?这可是一种代差啊!

“老总,还有各位八路军的精英,我提个建议大家不妨听听。”

陈浩站起来一开口,就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今天开会讨论分配的武器装备和各种物资,都是他带来的。

陈浩所提的建议,分量是非常重的,连老总都不得不正视考虑。

众人都想听听他是个什么建议。

陈浩道:“我听说八路军很多,有一百多个团,四十万人。

但我还听说,这四十万军队是分布在华北,华中,华东。在山西好像只有不到二十万。

一万多支枪分给二十万人,二十人分一支,太少了些。

而且想要彻底分配下去,道路交通不便还有日军的干扰,也太耗费时间了。

现在日军还要进行大扫荡,时间上就更来不及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那一个师的武器装备,优先配置到总部附近的各个作战部队。

把火力集中起来,同日军打几场硬仗,彻底破坏这一次扫荡。”

参加会议的李云龙,丁伟和各个团的团长,无不两眼放光的看着陈浩,比看亲娘都亲了。

如果这一建议得到同意,他们无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有心想赞同附和一下,瞧瞧上面的首长一个个沉思的模样,还是选择了默不作声。

陈顾问提建议,是不需要有人摇旗呐喊,就会得到首长们的重视。

左副参谋长思索道:“我觉得陈顾问说的有道理,理由有二。

其一,山谷里的物资实在太多,想要带着转移出日军的封锁圈,是不现实的。

其二,武器装备就是拿来用的,尽早的装备给作战部队,让日军吃败仗吃苦头才是它们最大的作用。”

还有第三个理由,他没有说。

因为老总他们也都知道,这一个师的装备分配下去也没什么。

只要能够筹措出足够多的古董,玉石,黄金,翡翠之类的东西。

就能从陈浩手里换来更多的武器装备。

这一次没能装备新式武器的部队,下一次仍然有机会。反正机会总之是有的。

左副参谋长的建议,老总根本没放在心里,他看着陈浩心忖:“是真的会找理由啊!”

之前,陈浩就同他谈论过,将优势装备武装给一两个团,形成比日军部队更强烈的战斗力,打一些漂亮的歼灭战。

两人就此讨论过,老总当时并没有表态。

彼一时,此一时。

战争的阴云即将笼罩根据地,情形愈发紧迫了。

陈浩送来的武器装备的数量级别,远超之前十倍不止。

把优势武器集中在几个团的条件,也是具备的。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搜集古董,在局部地区保证八路军的优势,是非常有价值的。

老总深吸了一口气,迎着所有人的目光,回答道:“可以,陈顾问的提议很有建设性。

只是具体分配还有待商酌,大家各抒己见,再议一议。”

以一番建议,改变了资源分配方式的陈浩,谦逊一笑坐下来不再言语。

具体的分配要是再插手,就实在是越厨代庖,过分之极了。

而即使他不说,已经到场的五个团,四个都能扯上关系,他们获得优势的资源分配,陈浩的目的就达到了。

总部周边当然不止五个团,刘师长的口中又报出了五个团,分别是三八五旅和决死纵队的。

日军如果大扫荡,他们肯定也在扫荡的范围中。

十个团两万多人,分配一万多人的武器装备。

参加会议的五个团长,一个个炫耀过往的战绩,又吵得不可开交了。

PS:求推荐票,求月票,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