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2)

偷风不偷月 北南 6056 字 2022-11-15

楚识琛说:“……开会。”

昨天研发中心开了一场交流会,内容是关于文旅项目的技术支撑问题。

周恪森和项如绪讨论了很多,正式决定亦思参与进来,作为项樾的技术辅助。

目前,项目整体仍处于前期阶段,主要是售前咨询部在冲锋。

会议室内,项目组到齐了,第一轮宣介会即将召开,这是售前顾问的战场,总监孟焘汇报了计划和进度。

项明章问:“跟选型组沟通得怎么样?”

孟焘说:“除了在本市的佘主任,还派出了几名顾问去接触另外三名组员,一直在建立关系。”

项明章道:“宣介会定了吗?”

“还没。”孟焘说,“各家公司都在等消息,但是佘主任透露,官方还没有协调好。”

一般的项目只有一个甲方,决策直上直下很简单,这个项目是官方招标,涉及多地区、多部门,每个步骤都要转圈走一遍程序,不免繁冗。

孟焘说:“现在宣介会定下来在本市召开,参与的公司多,市里的几个部门在协调由谁主办,毕竟安排下来挺麻烦的。”

再麻烦也是甲方的事,乙方等消息就行,项明章敏锐地问:“你有别的看法?”

孟焘做了个深呼吸,说:“项先生,我有个大胆的想法,宣介会争取让项樾来办。”

大家都很惊讶,楚识琛打字的手指一顿,看向孟焘。

项明章沉吟片刻,点一下头示意继续,孟焘说:“参会人员来自各地,我们打听过,不会像北京开会那么严肃,会以一种茶话会的方式做首轮交流。如果项樾请缨来办,挂各单位的名,一是帮对方省事,二是咱们就掌握了节奏,两全其美。”

彭昕忍不住道:“官方会同意?”

孟焘说:“我跟佘主任提过,他没否,所以我觉得可以试试。”

项明章问:“大家有什么意见?”

彭昕说:“如果能成,官方一定会记项樾一笔功。”

业务部门的骨干都是主动派,赞成的占大半,楚识琛十指交握,摸着手上的戒指,他认同这一招的优势,但感觉急了点。

毕竟利益和风险成正比。

楚识琛侧目看身旁,项明章思索着没有立刻答应,估计抱有同样的顾虑。

及至会议结束,项明章答应,今天下班之前答复孟焘。

一个项目有几个节点,宣介会、甲方考察、开标……每个节点的前夕最忙,晚上办公区灯火通明,项目组留下加班,直到十点钟才陆陆续续收工。

项明章拿着杯子去泡第三杯咖啡,秘书室亮着灯,他敲开门,楚识琛从电脑屏幕后抬起头。

“怎么还不下班?”

楚识琛说:“我怕你有安排。”

项明章道:“安排你回家休息。”

楚识琛保存文件,拔下U盘,问:“你答复孟总监了吗?”

项明章说:“我答应了。”

楚识琛收拾东西走到门口:“孟总监的提议很有胆色,但是项目还在前期,会不会太出风头?”

“你怕项樾成为众矢之的?”项明章道,“我也权衡过,不过你今天看到了,售前部门充满斗志,让他们试试也好。”

楚识琛说:“除了官方,剩下的全是竞争公司,难保有人挑错,万一办得不够漂亮会不会得不偿失?”

项明章道:“项樾是第一个这么干的,无论圆满还是微瑕,都属于拔得头筹,时间久了,业内只会记得项樾做过,别人没有。”

这一点楚识琛认同,他递出U盘:“如果要办,场地,车辆,人员调度,事事需要操心,我拟了个计划表。”

项明章接过:“还不确定我有没有同意,你就准备了?”

楚识琛道:“不能白收一盆花,光等吩咐做事,就算这次用不上,留给以后也不亏。”

项明章佩服地点点头:“我给孟焘参考一下,细节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楚识琛最后问:“你还不走吗?”

项明章停了两秒,才说:“嗯,我还有个越洋电话要打。”

楚识琛默认是公务,先下班了。

项明章泡了杯咖啡回办公室,欠身坐进沙发。

前几天他托人找了专家鉴定,早上在茶水间收到回复,确认怀表是个老物件,大约有七十到一百年的历史。

根据制作工艺推断是瑞士生产,纹样很稀少,有可能是只此一枚的单独定制。银色素净,花纹向佛,说明怀表主人不单家境富庶,品味也不俗。

项明章拨通了号码,越洋是真,却非工作,他联系了瑞士古董表店的老板,要查一查古董表的收藏圈子里有没有类似款式。

项明章记得从楚识琛嘴里套出的信息,女士项链,采用了中国的绞丝工艺,是不是能确定怀表的主人是中国人?

民国时期很流行绞丝首饰,算一算时间也对得上。

一款没有定制表链的银色“卍”字纹怀表,如此特别,倘若瑞士的百年老店有记录,也许能查到当年的制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