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2 / 2)

摘星道,“去了城外,瞧了眼自家的地。”

“那瞧出什么名堂了吗?”

“嗨,就那样。”

谭摘星道,“那些个佃户,也就是中规中矩地种着田,每年按照份额交租子。我想着,不马上又到了收成的时候?便想着去看他们割谷子麦子,和稻谷。”

“谁成想,他们种的那稻谷,稀稀疏疏的。一株苗都产不出多少粮食。哪像我们下地时,对苗的呵护劲儿?”

这个问题上,谭青青是没有发言权的。

因为曾经下过地的是原主,而不是她这个冒牌玩家。

“哎,青青。你说下次播种的时候,咱几个亲自去咋样?也好叫那些佃户瞧瞧,怎样种谷子,麦子,稻谷,才是真正能增产。”

“反正他们每年都是交那么多租子。富余的粮食,还不是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

谭摘星这般怂恿,谭青青便忍不住追问。

“现在马上都入冬了。咋还能种呀?”

谭摘星大喊。

“能种的呀,马上不就是到了种冬小麦的时候?等佃户他们把粮食收割入仓了,就得开始整地了。这个时候呀,就要开始弄冬小麦了。”

“不过种这个玩意儿。播种时间是很重要的,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了,冬小麦出苗多,长得快,越不了冬,就容易减产。过晚也是一样的。”

谭摘星这边对种田的事儿如数家珍,但谭青青兴趣却不大。

因为那些佃户,每年都是按照一定的数额交租。就算帮佃户增产了,多余的粮食,也不归谭青青所有。

除非谭青青收回一部分地的种植权,换成是自己耕种,或许还能赚的多一点。

只是,那些个佃户,靠的都是土地养活自己。谁肯把自己的耕种权,交还给谭青青?

除非,谭青青能再开垦出新的荒地来。

“哎呀,先别想种田的事儿了。还是先想想,咱怎么把后院那块地儿开荒出来,种上些小菜什么的。”

“咱过日子,又不是成天吃大米,小米,麦子的。还不是要吃点别的青菜?”

“这渝州城的青菜、肉食,说便宜也不便宜,说贵吧,也没贵到天上去。但自个儿种一点,总还是省了些过日子的钱。”

既然谭青青这般说了,那谭摘星便忍不住问了。

“那你想种啥呢?”

“嗯……种些菠菜,芹菜,和莴苣吧。这些都是耐寒的叶子菜。能支持越冬。”

只不过谭青青不晓得这些菜的菜苗,市集上有没有卖的。要是没卖的,谭青青便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哦,对,之前还有随机的5个种子福袋没有开。

谭青青现在拆开。

第一个是玉米种子。第二个,红薯种子。第三个,番茄种子。第四个,茄子种子。第五个,辣椒种子。

好家伙。

菠菜,芹菜,莴苣,没有一个中标的。

谭摘星便在旁边问了,“你想要种这几样啊?市集有卖的呀。”

“有卖的?”

“有呀。人家都帮你催苗好了。你拿了催好的苗回来,自己再种就是了。”

“行,那等我们吃完了中午饭,下午的时候去瞧瞧。”

两人说定。

便开始生火做饭。

今儿吃饭的人少,也就五个人吃饭。谭青青弄了些小米粥,和榨菜,就随便应付过去了。

下午的时候,谭青青和谭摘星便约着一起去市集,采购了些种苗。移栽到了自家院子里。

谭青青与谭摘星的后院是打通的。院墙也都拆卸了,开垦出了一大片空地。

把这些空地翻了新,松了土,二人就把买好的青菜苗,一株株移栽好。

青菜是栽种好了,却也缺肥料。

光是鸡崽子每日拉的那点动物肥根本不够。

起码还得买只小猪仔,在院子里养着。用猪粪去供养青菜生长,那才是最好不过。

而且谭青青瞧了瞧,他们后院供人乘凉的还有一块空地。那儿不像榆树边上,阳照不足。是原本种植花卉和绿植的地儿。

但谭青青觉着,可以搞点油菜花来种种。

刚好到明年清明节左右,油菜花开了,一片明黄黄的,看着也喜人。

就是能种油菜花的地方不大,就一小片。也不知道真种了,能收获几颗油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