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2 / 2)

林俪遥看向被摆到了眼前的面。

一个青瓷大碗被摆到了两人的桌上,被摆稳之后,碗中,面汤跟着晃了一晃。

在琉璃吊灯的光线照射下,面汤金红澄澈,表面还泛着金灿灿的星点油花。林俪遥是学美术的,看到面前这景象,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

她外出写生时,那湖面波光粼粼,肥美的鲜鱼跳出水面的样子。

眼前的面汤里,也有一点点河鲜的味道,像是虾子被热油炒过,淡淡的鲜美气息深藏在面汤的底部。

红汤之中的面条,纤细洁白,根根分明,非常工整地在碗里折了几折,一点都不凌乱。从外形上,便引得人非常想……

下筷,搅乱它,再大口大口地“吸溜”着吃进去。

阳春面的香气是柔和的,淡淡的,带着一点葱花、猪油和面香的味道。白面上,翠绿的葱丝显得十分清爽,虽然整碗面看起来清汤寡水,但就是意外地引起人的食欲。

“咕咚。”

林俪遥咽了一口唾沫。

林俪遥:“刘景辰。”

正准备下筷的刘景辰突然被喊,茫然地停住动作,看到林俪遥的表情以后,他心有灵犀地明悟了。

刘景辰在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然后,缓缓地,缓缓地将大瓷碗推到女朋友的面前。

刘景辰口是心非地说:“遥遥,我还没动过筷,你,你先尝尝……”

刘景辰:“我感觉这个份量有点少,一碗还是不够吃。要不,我再叫一碗?”

林俪遥随意地“嗯”了一声,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阳春面中。

她抓起筷子,终于如刚刚脑内幻想的那般——筷子扎进了平整的细面条中,搅动,面汤上泛起细细的涟漪,更迷人的香味散发出来了……

林俪遥夹起一筷子面条,大口吃了进去。

“……!”

在那一刻,林俪遥感觉,自己关于白面条的认知,被刷新了。

她做过面条。

在异国他乡,四处打烊的深夜里,没有办法时,她只能自己煮开一锅清水,倒一点华人超市里买来的酱油,再把挂面下进去,片刻后,得到一锅……酱油汤煮面。

这就导致了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白面条的记忆,都伴随着“饱腹”,“无味”和“难捱的饥饿”。

等到后来,她再次吃到番茄鸡蛋面,红烧牛肉面之类的带着大量浇头的、味道浓重的面条时,也无法挽回她关于白面条最深刻的记忆。

然而……眼前,明明也是跟酱油汤煮面差不多存在的东西。

却好吃得令人根本停不下嘴。

面条劲道、清爽、根根分明,带着柔韧又不费嘴的嚼劲。面条上沾着的面汤,带着猪油的荤香,醇厚迷人,淡淡的醋味柔和微酸,半点没有刺激的感觉,却神奇地焕发了味蕾,此外,还有略微的芝麻油香,吃得人不住地想舔唇……

而最妙的,便是作为底味的酱油——

一缸一缸的大豆酱,饱含人们对于美味的渴望,被摆放在直射的日光下暴晒,一天又一天,在不为人知的深处,豆酱发生奇妙的反应,美味逐渐成熟,浓郁鲜美的秋油香气笼罩了整个村落……

闻起来,满满都是金钱的味道。

仅仅几滴,便点亮了整碗清白的骨汤,也赋予了细面以灵魂。

明明就只是……酱油汤煮面。

为什么会和自己做的酱油汤煮面,这么不同?!

“小姐姐,您的灌汤小笼,请用。”

林俪遥回过神时,发现面前多了一个青竹蒸笼。

何明灿:“小姐姐,这个空碗,要帮你收掉吗?”

“收、收掉吧。”林俪遥一阵脸红,她刚刚说什么来着?她胃口小?然后不到五分钟就把一整碗阳春面干完了。

而隔壁,刘景辰还巴巴地看着她——他新点的面条还没上呢。

林俪遥决定忽略刘景辰的视线,她抿了抿唇,揭开面前蒸笼的盖子——为了让食客更有体验感,主要是为了偷懒,何明灿现在基本不揭盖子就把蒸笼端上桌了。

片刻后。

林俪遥走到柜台前:“我们那桌再加点菜。”

林俪遥对着菜单:“这个这个这个,那个那个那个,对,都给我来一份。”

林俪遥:“没事,吃不完我打包带走。”

林俪遥吃得开心,眼见刘景辰一直在吃面,也没和她抢酱大骨枣泥酥什么的,便也没留意他,自己一边吃一边拍,给小姐妹群全都安利了一遍。

等到回过神时——

林俪遥:“刘景辰,你还要不要脸啊!你吃了五碗!五碗!”

刘景辰很纳闷:“我怎么不要脸了?吃面和要脸有什么关系?还有,我刚刚都是先问你说能不能吃,你说的能呀。”

林俪遥一阵郁闷。

她看见刘景辰一直吃一样的东西,还以为他停在第一碗呢,才吃两口面就问她能不能继续吃,她能怎么说,只能说你继续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