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节(2 / 2)

梁老太装模作样地掩了掩鼻子:“太油腻了吧。”

何老师闻言望去,青花瓷盘中,海蜇丝晶莹透亮,呈半透明的胶质质感,上面沾着葱油、葱碎、小米辣等等调出的料汁。

确实油,但是太香了,葱油特殊的香气惹得人食欲大开,而且这似乎不同于她平常吃的葱油,而是带着一股令人爽神的清香。

何老师果断地决定尝一口。她用筷子夹起一根海蜇丝,紧致Q弹的海蜇丝在空中微微颤动,在琉璃灯的照射下,流光溢彩。

真漂亮!

只一眼,何老师已经能想象那脆嫩鲜爽的口感。她将海蜇丝放进嘴里,舌头立刻被美味俘获了。料汁的香味在嘴里四溢开来,香味霸道浓郁,却并不掩盖海蜇那令人惊叹的鲜甜。

“这是经过了‘三矾’腌制的上等老蜇头!”何老师以海鲜吃货的经验点评道,“加工手法很到位,口感太脆爽了。”

新鲜海蜇的体内是有毒素的,需要经过腌制才能去除毒素,而这加工的过程也极大地影响了海蜇的口感和成色。可以说,好的原料加上好的处理,才能成就一道美味的海蜇菜。

“太鲜了!感觉一咬下去,鲜味都在嘴里爆开!”另一位老太太吃得不断舔唇。

梁老太看见旁人吃凉拌海蜇时那满足的神色,纵使再不开心,嘴里还是控制不住地升起点馋意,只是她刚刚才放过话,这时指头捏着筷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其他人也没有给她搭台阶下的心情。

姜瓷上的冷盘份量并不多,基本是每盘一人一口的水平,眼看就要被分完了。梁老太趁众人没留意,悄悄夹了一筷,眼睛都不敢抬。

而尝完以后,内心更像是打翻了颜料瓶,乱七八糟的。

这、这怎么可能这么好吃!

被美味震惊的不止她一人。冷盘清空了,下一道菜却还没上来,包厢里顿时七嘴八舌——

“这冷盘份量也太少了吧!太小看我们的食量了。”

“那鸡丝谁给多吃了一口,我都还没尝着!”

“我也没尝到,谁给多夹了?”

好在不一会,新菜上来了。

姜瓷考虑到赵素兰这一桌的平均年龄,在菜品选择上也下了点功夫,大多选择了比较健康滋补的做法,把食物做得软烂易嚼,却不缺乏滋味。

醇厚润滑的汤羹、鲜美清香的蒸鱼、软烂入味的炖盅、浓香多汁的叫花鸡……香气浓郁得如有实质,仿佛香味分子都在空中欢快地打着旋儿。

何老师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场面——桌上,老太太们的筷子打得火热,这会是真的半点情面也不讲了,谁抢到就算谁的。

“雅芳,你过分了吧?抢了一个鸡翅还带抢鸡腿的啊?”

“对啊,雅芳,你平常不是说牙口不好的吗?”

“哎哟这个鳝片,太软太滑了,赵老师,待会给你孙女说一声,我打包一份回去好不?”

“王太,这鱼羹你省着点勺,咱还有六个人没喝上呢!”

何老师简直看呆了,这还是她认识的老太太们吗?平时中午大家一块儿吃饭,十个人能提十八条意见,这个说没胃口,那个嫌弃不养生,再不然嫌不实惠。这会却都吃得满嘴油亮,就这暴食的劲头,放出去都能把大夫吓着。

梁老太则郁闷极了。别人直接开抢,她却不得不端着架子,在旁人时不时飘过来的目光中臊得满脸通红地去夹菜。

十几道菜,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便被扫空。老太太们又叫着上菜,还是姜瓷过来劝了一通——这桌菜是她按着健康的食量做的,老年人消化能力本来就差一些,要是这一餐吃得过饱难受,那反而不美了。

姜瓷笑着说:“最后上一道尾汤吧,大家慢慢尝。”

每名老太太的面前摆上了一小盅鸡汤,鸡汤是隔水慢炖的,金黄澄澈,半点不见油星,中间飘着两颗橙红饱满的枸杞。

“这汤里放了莲子和红枣,”何老师仔细地品尝着,在浓郁的鸡汤香气中,还能闻到淡淡的药材清香,可以想见炖制的过程中费了多少功夫,而她舌头笨,只能尝出这两味汤料。

老太太们喝得眉眼都舒展开,王太感叹道:“小姜孝顺啊,鸡汤做成药膳了,这滋味和吉祥楼的五元神仙鸡有点儿像,但比那好喝!”

五元神仙鸡是取枣子、桂圆、枸杞等补料炖出来的滋补菜品,在一众老年人中极受欢迎。她的话顿时引起了在场众位老太的共鸣。吉祥楼价格虽高,但本地人遇上重要日子,婚庆寿宴之类的,都喜欢去那儿办,是以不少人都尝过几回。

“的确!这鸡汤汤水澄澈,不见油花,又香气扑鼻,花的功夫一看就不简单!”

浓郁的鸡汤香味中,梁老太饮尽汤汁,还忍不住咂巴嘴唇,一个没克制住,打了个响亮悠长的饱嗝。

“嗝——”

桌上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有人更是克制不住“哧”的笑了声。梁老太臊得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拧自己。

另一边,单人病房内。

“爷爷,您尝尝这个鸡汤,田师傅特地炖的五元神仙鸡。”姜哲从保温桶里倒出一小碗热气腾腾的鸡汤。

姜德庸嗅了嗅熟悉的香气,骂道:“那家伙还有脸做汤过来!”

自从米婷离职,田师傅又闹了那么一出后,吉祥楼的生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姜德庸也气急攻心,一病不起。

姜德庸别开眼睛,表示不耐烦喝。姜哲只好将鸡汤收回,又扶着姜德庸躺平身体,替他掖了掖被角。

松软干净的被子里,老人安静地躺着,病号服罩在干瘦的身体上,袖管裤管都空空荡荡的。

他正在迅速地衰老,如同那已经不可避免地衰败下去的吉祥楼。

姜哲看着病床上的老人,眸光有些复杂:“您好好休息,医生说您现在务必静养,千万别再操心了。”

姜德庸的嘴唇蠕动着:“楼里……怎么样?”

姜哲想到那烂摊子一样的饮食集团,在内心长长地叹了口气。

姜德庸倒下后,吉祥楼里人心涣散,连带着其他分店也变得萎靡。前阵子还有几名大厨被来A市发展的新店挖走,店里的客流量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不少大厨当年是跟着姜德庸干的,姜德庸在,他们便愿意为集团出一分力,但要是姜德庸不在,他们可不乐意给姜家的小辈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