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2 / 2)

而当时裴立戎说服程叔黄姨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来是他家里只有他和老爷子外加一个孙姨,空房间不少,放着也是也是放着,白白落了灰了,妹妹来住正好。程叔黄姨他们也不必担心妹妹过来住会影响到家里的原住民。

二来要是让妹妹一个人在外面租房也不安全,她才十五岁,要是半夜有小偷窃贼来了,那就危险了,既然这样,还不如来裴家老宅这边住着,裴家老宅这边也算是军区大院,外面还有警卫员站岗,安全的绝对不必担心的。

而黄从云程金华他们夫妻俩,在一听到那安全两个字的时候,心很快就动摇了!

立戎那孩子说得对,在京城那边租房跟在家里这边不一样,以前给闺女在市中心少年宫附近租过房,但是当时闺女也就是中午会过去午休一会儿,夜里是不住那边的,安全问题是不用考虑了的。

但是京城那边就不一样,白天闺女在学校上课,在那出租房住的时间段恰巧就是在晚上,实在是不太安全。

再加上苏万玉和裴景南他们夫妻俩也过来劝说,他们道:“我们跟立戎的想法一样,是非常欢迎月月到裴家老宅那边住的,这样家里多个人也能有些人气,不然平常太冷清了。而且老爷子也喜欢月月呢,上次月月去住的时候,老爷子可高兴了,这会儿要是月月继续过去住了,老爷子肯定很高兴。

再者说了,月月去老宅那边住,立戎还能帮着一起照顾一下呢,而且那边还有保姆孙姨,肯定是比让月月一个人住要好的,不然你们能放心月月一个人住吗?到时候她万一要是不好好吃饭,你们都不知道,万一等放假回家瘦了呢?”

于是黄从云和程金华夫妻俩就被说动了,最后决定让闺女到时候去裴家那边住着,就像立戎还有苏万玉和裴景南他们夫妻俩说的那样,安全是第一位,而且月月在裴家住着的确是要比出去租房好一百倍,又有人陪着又比外面舒服,他们夫妻俩在老家这边也不用担心。

因为闺女以后是要在裴家那边长住的,所以不少惯用的东西是要都带上的,趁着还没有坐火车出发,夫妻俩要先把闺女惯用的东西都先打包寄过去,这样到了那边也不至于因为缺了东西而手忙脚乱的,毕竟到时候就算是现买也还要时间呢,还不如一开始就收拾好了。

这几天夫妻俩是一下班回来就跟着闺女一起收拾要寄的行李,收拾了三天,可算是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寄过去了,等到上火车那一天,直接带两身换洗衣服还有洗漱用品轻装上阵就行了,行李也轻便。

因为以后是要在中央音乐学院那边学习,练琴场所也是在那边,小提琴是一定要带走的,毕竟在家里她是不练琴的,小提琴留在家里也没有必要,最后程荔月只在家里留了一把小提琴,至于其它几把小提琴,她也不可能带上火车。

要是只有一把也还行,她可以全程抱着,但是五把小提琴,让她一路坐火车抱着过去,属实是有些不可能了,体力是一个方面,最关键是她担心把小提琴在路上碰坏了,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火车上也是不安全的,到时候她带着五把小提琴,这着实是属于贵重物品了,到时候肯定是要有人专门盯着小提琴不被偷走的,本来坐一天半的火车就累,要是路上还得分神盯着小提琴,这精神就更累了,程荔月考虑到这些,最后索性把小提琴都寄过去了。

小提琴全都里三层外三层地保护好,措施做到位了,寄过去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路上应该不会摔坏的,为了防摔,程荔月还在里面塞了棉花保护呢!她就不相信保护地这么严实,小提琴还会出问题。

要寄的东西最后全都寄过去了,去了邮局好几趟才把东西陆陆续续地寄完。只不过黄从云和程金华还是怕有什么东西没收拾,晚上一洗漱完就坐在床边对单子,扒着手指头数有没有落下的,反正他们势必要把所有闺女要用的东西都寄过去的,让闺女在那边住的跟在家里一样舒服。

唉!这可是闺女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家,他们心里实在是有些舍不得,其他也没有什么能做的了,便只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下点功夫,给闺女把后勤保障好,让闺女到了那边不用为生活琐事而烦心。

一家人又是收拾行李又是大包行李的,一个星期很快就过去了,再过两天他们就要坐火车出发了。只不过呢,这“随行人员”又多了两名,那就是黄姥姥和黄姥爷。

黄姥姥和黄姥爷都已经退休好些年了,平常在家里也都闲着,时间多得很,再加上家里也没有什么要紧事让他们做,跟着去一趟也不耽误事。

而且这次可是他们的宝贝月月上大学啊,家里第一个大学生呢,这总得去看看月月以后读书学习的学校到底长什么样子吧?除此之外老两口也是的确没有去过京城,不知道京城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这会儿跟着去也就当是旅游了,也能长长见识。

黄姥姥和黄姥爷两个人的身体都还不错,很硬朗,坐一天半的火车也没问题,最后黄从云和程金华他们夫妻俩跟大姐商量一下,同意了让黄姥姥和黄姥爷跟着一起去。黄从云她是可以在那边多留四天的,到时候正好能带着闺女领着爸妈一起好好把京城逛一逛,也不枉去京城一趟。

而介绍信也好开,直接去街道办那边说明情况就行了,人家那边一听是要送程荔月这个外孙女上大学,立马就给盖章同意了。

说实话,程荔月这个小姑娘在他们这边街道大小也算是个名人了,谁不知道那黄家老两口有一个特别出息的外孙女?之前又是进文工团又是上报纸的,现在连大学都上了,可真的了不得,这会儿开个介绍信让黄姥姥和黄姥爷可以跟着一起去,也是行方便的事情,哪里会不同意?

作者有话说:

晚安~

明天下午六七点左右见

第182章 受人之托

在坐火车出发的前一天,程荔月还跟着虎子哥一起去了乡下一趟,而去那边也不是为了别的,正是要去看看之前一直与孟大夫同住一屋的五位老人。

在前几天,程荔月与孟大夫通过电话,孟大夫在电话里拜托她若是有时间的话,就麻烦她去帮忙看一看那几位老人如何了,日子过得可好?身体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然后等到来了京城再把这些细细地告诉他。

程荔月的行李早就收拾好了,在出发之前的这几天并不忙,替孟大夫去乡下那边走一趟还是可以的,她的身体还是因为孟大夫才调养好的,对于孟大夫,她是很感激的,这样的小忙哪有不帮的道理?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不过要是让她一个人去,爸妈还是不放心的,好在虎子哥他正好也要去看看齐奶奶,她就跟着虎子哥一起去了。

以前虎子还在上学的时候,每年有寒假和暑假,可以趁着放假到齐奶奶家这边住两天陪一陪了,但是自从进厂工作了之后,放长假的时候就少了,甚至过年都不放假呢,虎子也没有过来长住的时间了,便只能平常有时间多过来看看。

因为虎子平常是会经常到齐家村这边看望齐奶奶的,而程金华和黄从云还有隔壁的裴家夫妻俩,大多数的时候给这边的几位老人送东西都是托虎子捎带的,不然他们要是隔三差五就去见那几位老人,影响也不好,而让虎子帮忙捎带着就比较合时宜了,毕竟在外人看来,他就只是去看奶奶的,不注意跟踪着观察,哪里知道他还顺手给那几位老人带了东西呢!

而这次虎子去看望齐奶奶的时候,大挎包里放着小姨和姨夫让他给几位老人捎带的东西,骑着自行车,还带着妹妹一起。

程荔月坐在自行车后面,两手空空的,只有一个小挎包,里面放了孟大夫给几位老人的信,与之一起的还有孟大夫一起寄过来的一些药丸,治各种病症的都有。

之前孟大夫还在的时候,平日里他随手就能给大家把脉看病,有什么病痛也不用硬捱着,而现在孟大夫走了,那几位老人要是想看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考虑到这个,孟大夫只好多制作一些药丸送过来,多少能有些帮助,而程荔月到时候是要把这些一道带去给那几位老人。

程荔月和虎子出发地很早,早上五点钟就出发了,去得早了遇到的人也少,不那么引人注意,因为是骑自行车去的,速度也快,半个多小时就到了。

本来程荔月说的是让虎子哥直接去齐奶奶家,她自己一个人去看望几位老爷爷就好了,只不过虎子却怎么都不答应,这会儿乡下可没有城里安全,尤其是这会儿天还早,路上人少,就更容易出事了,指不定就从哪里窜出来一个小流氓。

对于虎子来说,他带着妹妹一起出来自然也是要把妹妹一起带回去的,可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会儿是一定要寸步不离地跟着的。

虎子想了半天最后解释道:“这会儿天还早,我要是去奶奶家,他们说不定还没有吃饭呢,到时候少不得是要让我跟着一起吃的,这还是别了。

奶奶他们也不知道我一大早要来,饭的分量肯定是不够的,我要是吃了,家里的人叔叔伯伯还有堂兄堂弟就要少吃几口了,他们还要上工呢,还是吃饱点的好,所以还是等着过了饭点我再过去吧,这会儿和你一起去几位爷爷那里也耽误什么时间。”

程荔月想了想也的确是那么一回事,于是就跟虎子哥一起去看几位老爷爷了。

那几位老人这会儿也正在做早饭呢,看见虎子和程荔月来了,还招呼着让两个孩子吃呢,对于虎子和程荔月,他们是很熟悉了。

而程荔月这会儿笑着道:“我和虎子哥不用吃,我们是吃饱了来的。对了,我带了孟爷爷的信来呢,孟爷爷才寄过来的,而且孟爷爷还让我好好看看几位爷爷你们过得怎么样呢,等去了京城,孟爷爷还要问我,这会儿我可得好好观察一下了,不然到时候孟爷爷问的时候,我一问三不知,这可不就是白来了?”

那位韩教授道:“哈哈哈!你孟爷爷哪里用一直惦记着我们,我们吃得好睡得香,身体好着呢,你等去了京城那边,就这样说就行了。”

小姑娘已经来过这边不少次了,韩教授就拿她当家里小辈一样看待的,说话的时候很是亲近,一点也不见外。

“这可不行,我得好好看看才行,这可是孟爷爷交代的,他可记挂着你们了。”程荔月笑道。

屋里原本在做饭的几位老人,这会儿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过来看信了,大家一边看信一边七嘴八舌地笑着打趣:“老孟还是这样啰嗦,有他临走之前的照料,我们哪里又会过得不好呢!”说这话的是韩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