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2 / 2)

末世鼠辈 第十个名字 9657 字 2022-12-16

第37章 现实很残酷

“哎呦喂,您可别说老,我的头发短看不出来,留长点照样白一大片,向老兵致敬!”会修汽车,还当过坦克兵,这是洪涛今天听到最动听的声音。

末世里啥人最吃香?心狠手辣的算一种、能文能武的算一种、多才多艺的也得算一种,其中各类修理工是最有用的。

他们的文化水平不见得又多高,专项技能也不见得最精通,更发明不了什么,但修修补补凑凑合合肯定拿手。在资源相对短缺、条件简陋的环境里最合适。

“张涛,27岁,高级学科运营专员,擅长……我平时工作很忙,经常加班,闲下来也就打打游戏、刷刷视频……”看到大家都介绍完了,戴眼镜的年轻人也没法再慎着,很随意的说了两句,还有点不情不愿。

“高级学科运营专员?我对这方面不太了解,你能再详细说说吗?别多想啊,我只是想对大家的能力做一番评估,更便于今后分工合作。”

洪涛真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职务名称,看了看焦三,他也是一脸茫然,再看看林娜,她根本就没往这边看,估计也没听,正盯着远处那只晒太阳的丧尸不知道研究啥呢。刘全有和孙建设就算了,他们对这类职务也没啥研究,还是问本人吧。

“对对,小张啊,我也一直没搞清楚你的工作性质,说说、说说……”刘全有跟着附议。

“学科运营是综合了产品设计、市场运营、客户运营、课程运营的全链条工作。既要做整体产品规划,又要负责招生和宣传,还得做客户管理和投诉处理,也得对课程质量和教师的体验负责……”

说起自己的工作,张涛立刻滔滔不绝起来,只是吧,他说的每个字洪涛都认识,可是组合在一起就有些迷糊了。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越听越费劲,洪涛干脆不太礼貌的打断了对方的滔滔不绝。

“工商管理……研究生!”被人打断,张涛显得不太高兴,只蹦出两个词。

“呵呵,你可能是这里学历最高的了,不错不错!”洪涛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称赞的很由衷,但心里却把这位列入了最废物的一类人里。

白领坐办公室的,又没什么户外爱好,要身体没身体要胆量没胆量,除了键盘玩的利落,对咖啡奶茶品牌比较了解之外,可以算一无是处了。问题是丧尸们不上课,也不上网,更不买产品装小资,百分百专业不对口。

“哦对了,还有我们家这口子呢。她姓周,周金兰,美又美超市工会主席。她啊,最擅长看连续剧……哈哈哈,不是吹啊,她做饭很有一手,煎炒烹炸不能说比专业厨师还好,但我吃着一点也不差!”

最后一位的出场效果比较特殊,她不是自己说的,而是由刘全有代表。看起来他们两口子在家里是男的做主,也对,按照职务肯定也是主任领导工会主席嘛,保不齐这个无比清闲的工作也是靠刘全有的关系才到手的呢。

“得,咱们就算互相认识了,现在情况有点特殊,我对大局了解的稍微多一些,孙哥、刘主任,那我就不多客套了,先说几句没意见吧?”

实际上谁叫什么不用这么正式介绍,洪涛主要是想通过这种仪式让每个人多说几句话,再通过各自的表现来确定他们的性格和发展潜力。走完了这个过程,下面就要说真格的了。

“这话说的可是打脸啊,我也不怕丢人,意外发生了这么多天,我愣是没搞明白到底怎么了,和你比起来甘拜下风!”孙建设的表态依旧中气十足,他好像不太会小声说话,不管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是用喊的。

“能者多劳能者多劳,洪哥您请……来来来,小林、小张,先别嘀咕了,都过来听听!”刘全有就温和多了,也全面多了,不光自己摆出洗耳恭听的态度,还招呼林娜和张涛也集中注意力。

“刚刚在楼上我提过一句,救援好像指望不上了。这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凭空猜测,而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探测出来的。不光我们国家,全世界几乎都同时造灾了,且情况一点不比我们这里乐观。”

刚说了个开头,洪涛就借着喝水的动作稍微停顿了一下。这个结论有些残酷,得让大家缓缓,初步接受之后才好继续往下讲。

“洪……”刘全有有个习惯,每当他开始思考时就喜欢用手去抚一扶大背头,不管乱不乱。听了这番判断之后又开始抚头发了,片刻之后才张嘴。

“叫我老洪吧,方便!”洪涛知道他不习惯叫别人哥,领导嘛,还是单位的一把手,下属不管多大年纪也没资格和他称兄道弟,见了上级就更不能世俗化了。

“好好,老洪,你说的技术手段是?”刘全有感激的笑了笑,提出了他的疑问。果然,这种人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说的任何一句话,也算职业病吧。

“其实也不算啥高科技,大家都用过收音机。如果收音机里收不到任何一个台,这个问题就很严重。即便是大范围停电,这类部门也会有后备电源坚持工作,并播放一些重要通知。刘主任,你说对吧?”想要干货最好,洪涛就怕没人关心这些事情,光会瞎分析很难说服别人。

“没错!这是肯定的,可惜这些年收音机用的少了。老孙同志倒有一台,但是太小了,还是充电的,我怀疑会不会是接收距离太短才没收到啊?”

刘全有手心对着手背用力一拍,狠狠的肯定了洪涛的说法。不过他也不是没想到这一点,只是由于器材实在有限,结果并不具备说服力。

“对对对,这几天我一直都在收听,邪门了,一个台都没有,连噪音都小了。”孙建设马上从兜里掏出个巴掌大小的袖珍收音机,还没扬声器,只有耳机。

“实际上不管接收功率大小,只要有信号,可以听不清,至少要收到。我有一套更大更专业的设备,可以接收到全球的大部分无线电中短波信号。可是连续五天了一个信号都没有,无论什么部门的一个都没有!这种情况非常非常严重,基本上就可以推测出世界大部分地区陷入瘫痪,全面的瘫痪,大家应该理解这个意思了吧?”

既然他们已经做过测试那就好办了,不用再讲太多无线电原理,直接说结果,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应该是什么状况。

“外星人呢,要是外星人对全球实施干扰了呢!”听了洪涛的预测,其他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种程度的灾难已经完全脱离了心理的预期,只有张涛依旧不太相信,并且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你说的也是一种可能,我仔细分辨过,电台不是被干扰了,而是一点信号都没有,连本底噪声都降低了很多。大家可能不太懂这个,本底噪声其中一部分来自设备本身,另一部分来自地球磁场和太阳辐射,还有一部分是各种用电设备。我用的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地球磁场和太阳活动只会增强噪声不会降低,那大幅度降低就只剩下一种可能,用电设备大范围停止。我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让绝大部分用电设备同时停止,只琢磨出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社会秩序已经被完全破坏且没有恢复。由此再推论一下,应该就是大部分人都造灾了,变成了那种玩意,就像电影和小说里描述的丧尸。”

关于外星人来袭的猜测洪涛也不是没考虑过,但用目前已知技术手段侦测的结果并不太支持这种推论,还是更偏向大范围受灾的可能性。

第38章 现实很残酷2

实际上就算真是外星人搞的鬼,洪涛也不觉得比丧尸可爱分毫,甚至更可怕。但凡是能抵达地球,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干扰全球无线电信号的外星人,科技水平必须甩地球人几十条街。如果它们想弄死地球人,就和地球人踩死蚂蚁那么容易。

试问谁出门走路会在乎几只蚂蚁的死活?如果赶上来的是一群外星小孩,得,用热水浇蚂蚁窝、用火烧蚂蚁窝的游戏自己小时候也干过,保不齐人家就把地球当个大蚂蚁窝给浇了呢。

“可是军队呢?你都能随随便便杀掉丧尸,没理由军队打不过丧尸的!”张涛还是不死心,或者说不愿意承认目前的状况。因为这样一来的话,他就束手无策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了。

“小张说的有道理,我是当兵出身,如果弹药足够的话,不用太多人手,一个营的兵力就能把那些玩意从城里清干净,还不需要动用重武器,轻步兵就足够了!”张涛的说法马上得到了孙建设的支持,他的话更具说服力,毕竟是名老兵。

“嗯……这件事就要两说着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变异来的太突然,什么地方受灾最严重呢?我觉得百分百是兵营。哦,对了,大家可能还不清楚这种病的特点,我就简单说两句吧。这种疾病到底属于什么目前没法确定,能肯定的是人类本体已经死亡,只是大脑和神经系统被某种未知名的病毒或者其它什么生物寄生了。它们不吃不喝,摄入能量的方式类似植物,靠太阳能和某种反应。它们没有智慧只有本能,视觉退化、听觉和嗅觉很灵敏,隔着墙几十米之外就能听到或者嗅到人类,在空旷地带可以扩展到百米以外。杀死它们的办法不多,只能破坏大脑,或者切断颈椎脊柱。但要注意别被抓破皮肤或者咬伤皮肤,一旦见血感染速度应该很快,根本来不及施救。实际上有时间施救可能也无济于事,根本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更找不到治疗的药物……要是我观察总结的没错,一座兵营里只要有几个人变异,其余士兵能幸存的几率会非常低。再加上是半夜爆发的,绝大部分人都处于睡眠状态,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已经被抓伤或者咬伤了。”

关于军队的问题洪涛也自己考虑过,综合丧尸的特点,再设身处地的想想,假如自己住在军营里,一个房间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能逃生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光一个初夏就不是自己能随便应对的,大半夜突然出现一堆,别说手边没枪,马上变成双枪老大爷也无济于事,越是人多的地方丧尸转化率就越高。

“那总不会每个军营里都有变异吧!什么病毒会这么厉害,就算空气传播也得有点时间扩散,应该还有没被传染的地区!”

实际上不光张涛和孙建设不愿意面对现实,就连啥都能看得开的林娜也不愿意。她又提出一个疑问,就是传染速度问题。如果按照洪涛的推测,病毒传染速度差不多得接近光速了,一下子就扩散到了全世界,显然不太可能。

“你这个问题听上去挺有道理的,当初我也很困惑。但后来想通了,实际上只要满足一个先决条件,真就有可能全球都被感染!”

其实洪涛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推论,谁乐意和一大群丧尸作伴啊。可是乐意不乐意没有任何意义,一切判断都要根据现有证据去推导,不能掺杂半点个人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