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2 / 2)

末世鼠辈 第十个名字 10553 字 2022-12-16

要是这么算的话,由一点发展成一片,由几片再联结成区域,人类恢复军队、恢复政府、恢复秩序当然更不是梦。

在现代化军队和武器面前,丧尸的数量优势好像就荡然无存了。全世界有那么多军火库,那么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随便拿出来点都够丧尸喝一壶的。

还不用太高端,弄个飞机布雷,用雷区一步步收紧对丧尸的包围圈,再来个二战水平的地毯式轰炸,很快就能清理出更多地区。

到时候的区别无非就是70亿人口的地球与1000万人口的地球,恢复速度肯定需要几十年,但人类文明基本不会受影响,甚至不会倒退,用暂时停滞这个词比较贴切。

“嗯,你到是挺乐观的,但愿吧……”洪涛本来以为这位见多识广的签证官能说出什么不一样的观点,没想到和张涛、潘文祥他们异曲同工。

古人云话不投机半句多,反正自己也拿不出任何证据,光是虚对虚的掰扯没啥意义。就算嘴皮子痒痒了,那也是茶余饭后才需要的谈资。

“你是在担心什么?我有什么没想到的吗?”蓝迪不是张涛,他很敏感的察觉到洪涛在敷衍。

“呼……很简单,举个例子。假如到了大使馆你突然发现,还有一群幸存者也来寻找武器。双方实力差不多,他们也不愿意加入我们,我们也不想加入他们,因为不了解嘛。在这种局面下,你该怎么办呢?”

洪涛只用三口就把细细的香烟吸完了,也不是吸完了,是把过滤嘴嘬瘪了,一股子浓重的焦油味道。本想结束这次谈话,可是看到蓝迪那副认真探讨的模样,又觉得太敷衍有点不尊重人,只好重新掏出自己兜里的另一盒中华,拆开包装点上。假烟就假烟吧,总比一点劲儿没有的烟强点。

“很简单,双方平分武器!”蓝迪想都没想就给出了答案,还耸了耸肩,对这个问题表示不屑。

“我不乐意,废了这么多天力气就拿到一半武器,我不太乐意。于是我趁人不备,端枪向他们扫射,打死其中一部分,剩下一部分俘虏,武器全归我,人也归我,你说怎么样?”

随着一股子辛辣味道窜入喉咙,在尼古丁影响下洪涛觉得心情好多了,至少不再去想那个吃了人还逃走的家伙了,然后咧嘴一笑,冲着蓝迪继续提问。

“……这、这……为什么?”看着眼前歪着嘴角、一眼高一眼低,说笑不是笑,说哭又没眼泪的男人面孔,蓝迪突然觉得很陌生。

虽然认识不到半个月,可这个男人以前从来没露出过如此邪恶的表情。没错,就是邪恶,从笑容里分明可以感觉到,他所说的一切假设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为什么?我想想啊……因为我需要人手,因为我需要武器,因为我早上没吃饱,因为我痔疮犯了心情很糟……为什么很重要吗?就算我不这么做,你敢保证对方也不会这么做吗?如果你保证不了,那我就必须这样做。我不能把自己和其他同伴的小命,寄托在陌生人的许诺上。别忘了,现在可没地方讲理去,也没有任何约束。他们打死我之后甚至连声对不起都不会说,保不齐还要啐一口,骂声笨蛋呢!”

一个为什么,让洪涛对蓝迪的看法又下调了一档。这兵役算是白服了,签证官也白培训了,怎么和童子军一样单纯啊,怪不得这么乐观呢。

如果全世界的幸存者都能像他一样,别说还有万分之一的人类幸存,就算十万分之一,那最终胜利的也是人类。可问题是这种事可能发生吗?如果可能的话也不用等到现在,人类早就建立地球村,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的奔向星辰大海了。

“……糟糕,我还是没完全适应目前的状况!不错,你说的对,如何达成一致确实是个极大的问题。除了杀戮之外,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听了洪涛的回答,蓝迪立刻就陷入了沉思,一边琢磨一边用拳头敲后脑勺。他倒是光棍,承认错误比喘气还顺溜,然后再点上根烟继续提问。

“……遇到弱势的群体可能会比较容易合并,但几率不大,能在当下活下去且发展起来的团队都不会太弱。你猜几个能力特别强的陌生人凑到一起,是联合的几率大呢还是互相防范的几率大?我觉得吧,但凡强势的人都非常有主见并很难说服,除非遇到极大危机否则联合的几率很低!”

洪涛能感觉到蓝迪并不是随意问问,真的在为将来打算,不管是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都值得多说两句。和他相比,救援队里的很多人甚至没仔细考虑过这类问题,别问,问就是想不了那么远,太烦之类的。

第105章 抬脚就出国

“……如果真遇到其它的幸存者团体,你会主动寻求合作吗?”问这句话的时候,蓝迪眼中好像有某种期待。

“我会先想办法搞清楚对方团体的大致性质,确保没有太大危险之后再进行接触……这不是过分谨慎,是教训。回去之后你可以找舒女士聊聊,她的一些经历对你重新调整世界观有很大帮助。好啦,时间不早了,今天最好能把武器找到,我已经有些厌烦不停凿它们的脑袋了!”

孙大成团伙的覆灭是个秘密,洪涛严禁在内部传播这件事。蓝迪加入的比较晚,就算有耳闻也不知道详情,更不知道水南琴她们的悲惨遭遇。洪涛打算破个例,让舒老太太现身说法,打消这家伙脑子里过于乐观的幻想。

离开午休的花坛,向东是个丁字路口,一道黑色的墙挡在前面,这里就是大韩民国大使馆。顺着路口向南走不远,黑墙突然变成白墙了,这是文莱大使馆。对面还有一片楼群和两个气泡网球馆,那是外交公寓小区。

路口北面走不远也是一片住宅区,所以不管向北还是向南,都要经过人员密集区域,不再杀个三五天怕是很不容易安全通过。

洪涛选择的既不是向北也不是向南,他要向前进入韩国大使馆,翻越北墙,马路对面就是美国大使馆正门,完美躲开路口的高层住宅楼。这就是路线熟的好处,根本不用实地勘探,光凭脑子里的记忆就知道该怎么走。所谓地利也。

如果换座城市洪涛肯定就没这么从容了,必须举步维艰,找个小卖部都得战战兢兢畏手畏脚,根本不知道小卖部附近是不是还有院门、胡同,更不清楚周围什么地方人员密集,什么地方有通道。

大模大样的从电动栅栏门翻过去,脚一落地就算出国了。按照外交关系公约规定,使领馆的建筑土地属于所在国领土,但管辖权属于派遣国。

使馆院内的丧尸确实少多了,建筑物也低矮很多,再也不用担心丧尸从天而降。实际上除了门口的值班安保人员之外,只在两座建筑里发现了十多只丧尸。

这倒不是韩国使馆的规模小,而是按照惯例,各国使馆的工作人员基本都租住在附近,比如外交公寓里,只有大使一家、参赞一家、武官一家才会住在使馆里面,主要是为了安全保密。

当然了,也有例外的,比如说正要去的美国大使馆,他们的大部分雇员都必须也只能住在使馆里面,只有像蓝迪这种很外围的职务,才被允许出去租房住。当然了,也不仅仅是美国大使馆这样,俄罗斯大使馆同样如此。

“我让你欧巴、我让你垫鼻梁……”洪涛依旧带领自己的小组担任先锋,咬牙切齿的一顿砍杀,很快世界又恢复清净了。

由于洪涛和蓝迪的小组动作太快,等殿后的孙建设和张涛小组进来,根本就没有丧尸可以杀了。做为清理工作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同志,他也没闲着,马上带着两个小组成员对主要建筑进行搜查。

目标就是药品、通讯设备、防具和武器。至于说其它东西,谁乐意拿什么就拿什么。在这方面救援队并没过多强调,只要不拿丧尸身上的物品就可以。

一般情况下,男人比较喜欢手表、打火机、游戏机、相机、烟酒,女人则更多关注于服饰、鞋帽、化妆品、床上用品。

“领导,快去看看,地下室里发现了好东西,和你的电台有点像,但更大!”

孙建设在这次搜查中有所斩获,一套横河牌的棘轮扳手,连带各种尺寸套筒,大大小小上百件,整整齐齐的装在一只工具箱里。这东西主要用于修车,属于他的老本行。除此之外,还给洪涛也找了点有用的东西。

“不用看了,使馆里的电台都是加密的,但您可以再去仔细找找,看看有没有发电机,要体积小点的,太笨就算了。走,蓝迪,咱们先去看看你的工作单位。”

如果能有更先进、更大功率的电台当然好,可是使馆里的通讯设备肯定不是民用级别的,再高级也只能舍弃。现在的主要目标不是在韩国使馆里捡破烂,而是北墙外那座巨大的院落。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能说光从使馆规模上体现,但也是个重要参数。比如现在的俄罗斯大使馆,以前叫苏联大使馆,就是地理位置最靠近市中心,面积还最大的外国驻京使馆。里面不光有办公楼群,还有亭台楼阁和大片草地。

同样道理,做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老美肯定也不愿意把使馆建的太小、位置太偏,于是美国大使馆就成了东三环使馆区里最大的,也是最戒备森严的。

别的使馆顶多用铁丝网把围墙圈起来,闲杂人等不让靠近,门口再派驻武警站岗。老美的大使馆干脆就把门前的一条街给封了,两边街口都用拒马堵死。

国家还在街口常年派驻警车蹲点,等于在大使馆外面又增加了一道封锁线,没有特别证件连正门门口的街道都靠近不了。

韩国使馆的墙不算高,但光站着也看不到外面。洪涛没带他的法宝梯子,也懒得去找,干脆从大使的卧室里找了把汽车钥匙,把大使的车开到了墙边,和蓝迪两个人踩着车顶,从墙头铁丝网后面露出半个脑袋,贼头贼脑的向外张望。

“我上班的地方在那里,最高的那座楼,六层!”和韩国大使馆的围墙相比,美国大使馆要高出半米多,里面的情景啥也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