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节(2 / 2)

末世鼠辈 第十个名字 9585 字 2022-12-16

“封锁永远是被动的,解决不了问题……这件事还是交给裁决者去办吧,从军队里抽调200名忠实可靠的信徒交给瓦克尔,其它的就不用管了。”主教背着手在屋里转了半圈,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

“200人……半年前他不是刚刚从我手里要走了300人吗!再这么下去军队会被搞垮的,倒时候叛逆者没有清理干净,东边的防线也守不住了!”一听说要从自己手下抽调骨干给裁决者,做为救赎者组织军事最高长官的萨宾再次暴怒了。

虽然主教才是救赎者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但当初如果没有自己带人力挺,这个诡计多端且心狠手辣的汉人顶多也就是基地里一部分汉人的首领而已。而那个叫瓦克尔的家伙,只不过是个中尉,哪儿有资格张嘴从自己手里要人。

“萨宾,你又犯军人的老毛病了!记住,在弱势的时候光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眼光要长远一些。东亚联盟在消化完四省联盟的地盘之前不会再有新的大动作,如果你天天把咱们的主力全摆在哈密才是最危险的。”

“现在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不是京城里那些心高气傲的家伙,而是藏在南疆的叛逆者。他们一天不被消灭我们就一天不得消停,没有他们的帮助,任何人也无法完全控制住这里的众多民族,懂不懂?”

面对萨宾的怒火主教半点没有退让,但也没武断的下命令,尽量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试图让部下明白这么做的用意,并加以理解贯通。

“你们中国人太麻烦了,每个人都有那么多想法。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杀死,多简单,何必要管他们是汉人还是维族或者哈萨克呢!”萨宾应该是听明白了,也正在理解,但还没完全想通。

“当初把叛逆者赶走的时候,你怎么不把他们都杀光?如果当初这么做了还会有现在的问题吗!”可惜他不抱怨还好,一说起这个事儿主教倒是先怒了,把金丝边眼镜一摘,咬牙切齿的提起了往事。

“那时候不一样,我们还不能掌控所有人,如果不兑现承诺被赶走的就是我们……好吧,200人我给,但裁决者如果还不能剿灭叛逆者,下次你就不能再阻止我动用军队了!”这件事儿好像戳中了萨宾的软肋,本来还想辩解几句,可是说着说着就没了气势,只好选择让步。

但他不想再一次次无休止的退让下去,这几年裁决者发展的太快,俨然有成为除了军队之外的第二大武装力量的趋势。而且这个组织只听命于主教,对自己的威胁太大。

“……我会和瓦克尔交代清楚的!不要忘了把哈密的军队撤回来一些,代表团已经和我提过两次了,不做出点样子很难让他们闭嘴!”主教深吸了一口气戴上眼镜,仿佛突然变身一般又恢复了那种沉稳的气质。

第484章 这世界真是小

“虽然你死了,但阴魂不散。等着吧,看我是怎么把你那些徒子徒孙搞散架的!听说你老婆还在,到时候就让她来替你还债吧!”

看着矮墩墩的萨宾离开办公室,主教用手肘撑着椅子扶手轻揉太阳穴,好一会儿才抬起头,表情已经从疲累变做了狠毒,口中喃喃自语,右脸上的肌肉不住抖动着,让本来不太明显的伤疤有些发红。

主教赵斌,汉人,47岁,曾用名程贵,原名孙大成!没错,他就是被洪涛一枪打伤了右脸,又差点跟着狼队被一锅烩了的那个孙大成。

俗话讲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既然是俗话,那就肯定经过了时间考验,还是有点道理的。当年狼队围攻飞虎队基地被洪涛搅了局功亏一篑,为了隐藏身份避免被追杀,孙大成不得把马文博灭了口孤身逃走。

可天下之大该往哪儿逃呢?附近他是不敢待了,就算还能找到幸存者抱团,可面临救援队和飞虎队这两个庞然大物,不管从任何一个方面衡量,都没有半点胜算。

所以要走就得往远点走,必须拉开一定距离,给自己留出足够发展壮大的时间和空间。一开始他准备去长安,那里也是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幸存者自然不会太少,足够和救援队掰手腕的。

可是到了地方才发现,那个叫楚勇领导者并不是合适的人选,西北联盟在他手下早晚得黄。此时的孙大成早已经不是五环路小区里的山大王了,洪涛两次打败了他,也让他两次检讨了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有充足的时间加以完善。

于是待了半年多后,他就找机会弄辆车偷偷跑了,临走还带上了四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说好一起去更远的地方,争取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既然要去更远的地方,有哪儿还能比疆省远呢。那边虽然民族众多,甚至没去过,但孙大成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先把事做好没理由爬不上去。一旦爬上去了就有机会把控全局,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孙大成想的没错,他本身就不是个笨蛋莽夫,能自在京城管理物业公司的也不可能是个废物,加上在飞虎队里实践的机会,融会贯通之后已经有了很完整的发展计划和手段。

不过天时地利人和,地利放在第二位也不是没理由的。刚进入疆省的他着实碰上了不少困难,第一个就是居然没在WLMQ附近找到比较有规模的幸存者团体。

但他没灰心,哪怕语言不太通、互相不信任,也积极营救见到的每一个幸存者,再利用自己的能力努力构建相对安全的小基地。

一年之后基地初具规模,并装备了无线电台,以西部联盟的名义顺利加入到了幸存者联盟里,知道了疆省最大的幸存者团体在伊宁,然后机会也来了。

有一批从北疆那边过来的少数民族牧民,说从阿尔泰山脉北边来了不少俄罗斯难民。那些家伙人生地不熟,要吃没吃要喝没喝。他们也管不了,只能留下几头羊和富裕的毡房让其自生自灭。

孙大成一听这哪儿成啊,自己手里正缺人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幸存者那就是有生力量,必须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于是他亲自带队翻山越岭,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算是把人给找到了,还在当地几个主要山口设立了定居点,专门接应从北面来的幸存者。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道理不光我们的老祖宗懂,外国人好像也明白。从此之后,那些俄罗斯幸存者就成了他的追随者,言听计从。

手下有了精兵强将,孙大成并没马上妄自尊大,一边建设基地努力搜索物资,一边时刻关注伊宁那边的动向。

就在那边发生了第一次内部分化之后,他毅然决然放弃了乌市基地,用相应洪涛号召的名义说服了大部分追随者向伊宁转移,以投奔者的姿态顺利加入了管理层。

当时伊宁基地刚刚平息下来,无论是得势的一方还是失势的一方都非常看中这支从天而降的新生力量,马上予以重任并多方拉拢。孙大成则左右逢源,唯独不明确表态。他在看、也在等,等自己的力量更强,等最好的时机到来。

在之后爆发的小规模内部矛盾时他既没站队也没逃避,完全保持了中立。这反倒让更多人对这位不争权不夺利的管理者有了好感,在以退为进的技术上他赢了。

于是,在第二次大规模内部分化爆发时,对抗的双方谁也没把这股力量当成变数。可他突然动了,且动如脱兔,一举把双方大部分首脑控制住,然后在一片欢呼和期望的眼神里顺理成章的坐上主导位置。

可孙大成还是没有松懈,又用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在这里建立起一套融合了世界上各种信阳的大杂烩,起名救赎者,用强迫的方式快速推行了下去。

效果出奇的好,当人们对现实感到绝望时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去相信虚无缥缈的神灵。这是他从飞虎队逃出来之后,对之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总结。

于是他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救赎者的领袖,名义上把军事指挥权让了出去,实际上这座基地里的所有人都是追随者,军事指挥员自然也不例外。他虽然不管理世俗事物,却可以通过救赎者牢牢控制着每一个人,包括武装力量。

在伊宁基地第二次分化时,指挥死忠冲在第一线并以少胜多击败了卫兵,率先冲进基地中心完成斩首先动的,就是刚刚离开的那个矮冬瓜二毛子萨宾。

别看他性格爆裂、好色贪杯、胸无大志。可那个家伙原本就是俄罗斯边防军少校,在俄裔、哈萨克幸存者里有很高的威望,且就目前而言对自己还是挺忠诚的。所以只能先忍受他的愚蠢,有时候愚蠢并不是坏事,太聪明了反倒麻烦。

可不管救赎者如何上下一心,和远在几千里之外的东亚联盟比起来发展的还是很慢。究其原因,自然是那个已经死翘翘的洪涛把底子打得太好了。

第485章 特效药和遗产

他人是死了,可生前的规划和声望一点没浪费,全都遗留给了下一任管理层。有了产自西北的煤炭,就解决了大港油田采油和炼油的电力供应。顺利吞并四省联盟之后,在化工、冶炼人才方面也补上了缺口。

现在的东亚联盟是全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能自己生产弹药、枪支的势力,即便产量不高那也是实力的体现。说出去不光让人垂涎三尺,还特别具有诱惑性,谁不乐意找个更能看到希望的粗腿抱呢。

另外还有个东西比枪支弹药更厉害,那就是医药产品。从复兴联盟时期起,制药就是拳头产业,并以此与其他势力换取了不少稀缺资源。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遗留的药品逐渐失效,新药就越来越升值。

半年前东亚联盟突然宣布,他们研制出能预防丧尸病的药物。只要按期服用,即便被丧尸咬伤也有九成以上的几率不感染丧尸病。

此言一出全世界为之哗然,可不管如何羡慕嫉妒恨也是于事无补。就算东亚联盟完全公开配方和制作流程,谁又能凑齐生产设备呢。而东亚联盟的医学试验基础和制药设备,绝大部分都是那个该死的洪涛给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