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2 / 2)

末世鼠辈 第十个名字 8856 字 2022-12-16

第560章 有事见面聊

“大叔过来下,电台接通了!”这时山坡上传来徐小曼的叫声。

“你去吧,我没事的,看,都能自己走了!”确定自己身体没问题,朱玛的心情立刻又好了起来,起身扶着骆驼一瘸一拐尝试行走,还真成功了,伤腿并不太疼。

“是你领导?”洪涛此时也顾不上再安慰朱玛了,一想起即将表明身份就有点患得患失。

该怎么张嘴呢,做为联盟领导人一声不吭扔下所有人跑了,无论怎么解释依旧会很伤人心的。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无法全理解自己的初衷。

“对,是周部长,她想和您单独联络……这是密码本和密钥。”徐小曼也很不习惯和外人交底,但依旧是无可奈何,拿出两个本子之后不光躲开,干脆就下了山坡。

“是我……”对于俄制电台洪涛还用不太习惯,好在加密手段并不特殊,大概熟悉了十多分钟,终于发出去一个词。

“目前除了我没人知道你的情况,将来还会告诉林娜,是否告之张柯你决定!”很快电文发了回来,周媛的意思很明确,也很好理解。

“留个安全的呼号,处理完白水城的事情,回去见面聊。”

发电、等待、接收、译电,聊天过程太过繁琐,洪涛不是很习惯,也没法讲太详细的事儿。既然周媛已经知道了不如见个面,自己也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仔细想想该怎么办。

“这是保密呼号,每天早晚十点和下午两点开机一小时。徐小曼暂时可靠,空军特勤队里认识你的太多,要回避,保重!”不一会周媛就把呼号发了过来,又简单的评估了一下目前的状况,并给出建议。

“别再为我多杀人了,她是个很能干也很有发展前途的姑娘,等我联络,完毕!”

周媛所谓的暂时可靠,洪涛大概能明白是啥意思。这个娘们连她自己手下也不打算放过,准备杀人灭口了,那么多年没见还是如此狠毒。

“姑娘,大冬天的也要防蚊虫叮咬吗?”

收拾好电台回到山坡下,张伟平和买提江已经出发先去探路了,徐小曼正在给朱玛做防护,整个脑袋都被包了起来,只留下眼睛一条缝,还要戴上雪镜。

她自己也是这种打扮,脚腕、手腕、脖子都用布条裹紧,还披上了裁决者的灰色袍子,看上去有点像阿富汗妇女。

“蚊子并不可怕,苍蝇和水蛭才厉害。靠近山区温度低还好点,越往南走温度越高,各种各样的小虫子太多了,有毒的也不少。”徐小曼没有强迫洪涛进行防护的意思,只是把情况强调了一遍。

“我就用它吧……”洪涛从骆驼背上找了件没沾染血迹的灰色袍子披上,戴上雪镜和兜帽,牵着骆驼向一望无际的湿地里走去。

如果不是有两个女人在旁边他连袍子都不想穿,苍蝇和水蛭再毒还能有黑蜂毒啊,现在嘴唇、眼皮和脖子还肿着呢。来,使劲咬,这不是受罪而是进化,早晚有一天老子会百毒不侵的!

真的走进了湿地,又和远远观望不太一样了。从远处看芦苇丛就像麦田,被风吹过麦浪滚滚,和看纪录片似的,美极了。

但身处之中后才发现,芦苇丛有两三米高,人只能走在它们之间的沙地上,视野被压缩到了几十米甚至几米,脚下是湿乎乎的、叶片上是湿乎乎的、空气里依旧是湿乎乎的。

美感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和恐惧。完全不知道会从里面钻出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转过这个弯前面会不会有敌人的枪口等着。

不管别人咋想,也无论张伟平和买提江如何熟悉地形,洪涛还是把夜视仪戴上,再把人体雷达拿了出来。现在他有点理解这种设备除了巷战之外还能用在什么地方了,比如丛林,再比如这里。

别看它只有百十米探测距离,在这种环境里反倒最合适也最效率。大家谁的视野也远不了,能提前几十米发现目标足矣。

“……徐代表,白水城有电力供应吗?”不过照这么消耗下去,自己携带的电池怕是就该不够用了。

“很多……但我先不告诉您是怎么来的!”徐小曼还没放弃用闲聊从朱玛嘴里打探有关洪涛的蛛丝马迹,听到这个问题不得不暂停了窃窃私语。

“哎呀,真当我是小孩子啊……太阳能板和蓄电池都是有使用年限的,估计也没几年好用了。不尽快想办法弥补,到时候你们连蜡烛都点不上。”

洪涛连想都没想就猜到白水城采用什么方式获得电力了,没有煤、没有石油、也没有合适落差的河流,总不能用核电吧。

可是他对这种方式丝毫赞许的意思也没有,真是得过且过的典范,就算救赎者不来进攻,再过几年反抗军也得面临黑暗的困扰。

“大叔,您就不能说点积极向上的,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该乐观一些,不能被暂时的困难压倒。”即便是救命恩人,徐小曼也对洪涛的冷嘲热讽有些意见。

自打见面好像就没说过啥正能量,对反抗军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子轻视。就算说的都是实情,不间断的泼冷水,对她在本地开展工作也非常不利。

“你是干这个工作的,为了完成任务就算把黑的说成白的也算敬业。我又没吃东亚联盟一口大米,为啥要帮着你们忽悠人呢?如果毫无廉耻的称赞能变出能源、变出粮食、变出药品,这个活儿也就轮不到你来干了。”

对于徐小曼这个人洪涛从心里佩服,无论工作能力还是个人操守都很不错。但是对于她干的工作性质,自己可真没法苟同。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丧尸没问题,哪怕手段再龌龊点也算大义。可您给反抗军打鸡血只是为了配合东亚联盟的扩张策略,是人和人之间的争斗。古人咋说的来着,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561章 天下乌鸦一般黑

“只有获得更多资源和劳动力才能尽快恢复生产力,增强幸存者的实力。比如说药品和武器,要是有足够的劳动力产量还会大幅提高,到时候大家都能有药可用,也有足够的武器去清理丧尸占据的城市,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在做思想工作方面徐小曼也是个好干部,第一次见面时她就和那位曹先生给牧民比热斯讲了很多道理,不理解没关系,现在可以接着讲嘛,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通说透,口服心服。

“是好事儿……但我有个问题,东亚联盟的控制区里有没有流民?如果有就不是好事儿,与其跑这么远忽悠别人团结起来,不如先把你们自己的流民团结好,让他们享受到和所谓正式居民同等的待遇。”

只可惜她遇到的不是普通幸存者,而是参与主导了制定规则的前辈。对于每个幸存者团体高层到底在想什么、干什么、为什么,已经琢磨得透透的了。

甚至连这些听上去挺振奋人心、完全占住大义的口号,也是率先喊出来的,此时再听见别人对自己喊,必然是毫无用处。

“比热斯大叔,您的思维过于理想化了。如果联盟不集中资源办大事,而是平均分配下去,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打个比方,假如您加入联盟获得的待遇肯定要高于很多人。道理很简单,您的能力强、对集体的贡献大。要是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待遇,谁还会有动力多干呢。”

徐小曼对这个话题应该也是轻车熟路,不知道和多少人讲过、辩论过,听到过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洪涛提出的问题,丝毫没有难住她,继续侃侃而谈。

“当初复兴联盟在面临百万丧尸进攻时,可没说过正式居民必须拿枪上战场,流民可以在后面看着不帮忙。恰恰相反,当时重要的技术人才都被保护了起来,与丧尸拼死搏斗在第一线的恰恰就是你口中所说贡献不大、能力不强的普通人。”

“他们当时纠结过谁占便宜谁吃亏了吗?据我所知没有,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也是开着弹药车冲进丧尸群里引爆,用自己的生命给小辈争取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怎么到今天,丧尸被打退了,他们反倒成了拖后腿的呢?为啥危难来临了大家都是同样拼命,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时就得分出三六九等呢?”

“姑娘啊,现在丧尸病的威胁还没解除呢,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属于幸存下来的人,谁有资格说哪部分是该由谁占有的,哪部分就不该由谁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