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节(2 / 2)

末世鼠辈 第十个名字 9239 字 2022-12-16

“年龄15到45岁,有家庭,没有药物成瘾、酗酒、嗜赌的毛病,不贪财好色,身体健康,关键时刻敢死!”

具体条件洪涛没有去征求张伟平和江洋的意见,因为他不光见过敢死队和裁决者,还与之交过手,对其成员素质不太满意。

到了新安全区里,不光不能降低标准还要提高门槛。个人能力不足没关系,可以通过训练提高,但必须有坚定的信仰,不能给敌人留活口,否则还不如不要。

“这、这样的人,商会里恐怕找不出来……”只听了一半,陶伟就开始咧嘴了,全听完之后五官已经皱在了一起,满脸的大便干燥。

他没说假话,也没打算当缩头乌龟。现在商会已经和疆省移民绑在一起了,想缩也缩不回去。可在本地商人群体里面真找不出这样的人,如果有也轮不到现在出彩,早就混出名堂了。

“嘿嘿嘿,没关系,这支小队伍是为咱们大家服务的,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商会不具备人选我可以理解,用武器装备和后勤给养入股,陶会长觉得能不能接受?”

这个答案其实不用问洪涛也知道,别说是商会,就算去孙飞虎的建筑公司、胡杨的运输公司、王小波和金永顺的劳务公司里找,也凑不出来几个。

不是说流民里没有亡命徒,大多数不把命当命,抱着活一天算一天想法的人,基本都离不开酒色财气这四个字,更不会低调做人,不适合搞秘密工作。

洪涛压根也没指望陶伟可以提供合格的人员,但商会必须不能置身事外。大家既然是合作伙伴,那就得全方位合作,不管好事儿坏事儿全得一起上。没有喜儿,还可以拿喜儿她妈顶账嘛!

“能能能,太能了,这件事包在我身上!”站在陶伟的立场上,他当然也希望有一支可以为自己服务的武装力量撑腰,听到不用出人光出钱就可以成为股东,几乎没有迟疑,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那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方面有了保障,剩下的事就该两位首领来解决了。我建议先从有资格进秘密隧道的人员里挑选,条件不能降低,宁缺毋滥。把主要骨架搭起来,以后再逐步补充人员。”

有了陶伟的加入,洪涛又把脸转向了张伟平和江洋。但这次不是鼓动他们俩多出力,而是限制各自的人数。别为了抢夺话语权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管质量玩命玩里塞人。

“江会长,您家大业大,先请!”张伟平还是那副快言快语没啥心计的样子,爽快的伸了伸手让江洋先报数。

“……五个人,我拿自己作保,出了问题我负责!”江洋自然不能怂,但也没中了激将法,在心里默默计算了十多秒钟才伸出一个巴掌。别看少,真是保质保量,已经上了最高的保险。

“反抗军也出五个人,和江会长一样,我来担保!”此时皮球来到了张伟平一边,他更不能怂,同样伸出五根手指,不多不少。

“嗯,十个人暂时够用了。再有合适的人选随时增补。如果通过训练发现不合格的也随时删减,争取在一到两个月内齐装满员!来,兄弟合力其利断金。大家举杯,为我们即将拥有的牙齿和利爪,干杯!”

钱和装备有了着落,人员也有了出处,洪涛终于咧开嘴笑了。率先举起酒杯,郑重其事的宣布这件事已经从计划成为了现实。同时也是一种仪式,碰杯之后谁也不能反悔,否则就等于翻脸。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属于咱们自己的武装力量是大好事,但更重要的还是先立下一套让大多数人都受益的规矩,否则好事很可能会变成坏事。

救赎者和反抗军之间的恩怨我本不想多提,可每每到了关键时刻又不得不提。把这支武装力量交给谁来训练、指挥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让你们两边放心,现在成重点了。

为了效率,就不再假惺惺征求大家的意见了,先说说我的想法。为了在罢市问题上方便沟通和统一指挥,咱们成立了罢市委员会。为了应对有可能的长期罢市,咱们又成立了物资分配委员会和农业委员会。

现在不妨再成立个军事委员会,专门负责指挥和管理咱们自己的武装力量。委员人数还是七个,反抗军、救赎者、商会各出两人,加上我正好。

任何行动都必须获得五名以及五名以上委员的同意才可以实施,委员会自身的人员变动、基本规则的改动必须获得全体委员的同意。

相应的,在人员方面不是说谁出的人就归谁指挥,为了防止不必要的误会,武装力量成员分批训练,分散居住生活,严禁未经批准与原本的族群随意接触,只有在获得行动授权时才会按照需求集结。

除了委员会成员,他们在别人眼里应该已经死了,根本不存在。实际上每个人都要有新身份、新生活,还要受到委员会的监控。我现在能想到的只有这些,肯定不太完善,大家可以补充,也可以提出新的办法。”

但是光有钱、装备和人员,并不意味着队伍就成型了。在洪涛眼中,任何事情的关键点都只有一个,规则。离开了这个东西,不光达不到目的,还有可能被其反噬。

至于说规则细节先不急,也没法急。目前只需明确大原则和大方向就可以了,这就是基本规则的雏形,剩下的以后慢慢增补删改,完全来得及。

第1049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

“我怎么听着像是个特务组织啊?”江洋越听越皱眉,按照洪涛的说法办,救赎者就占不到任何便宜了。

“我看倒是和东亚联盟的体系有些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张伟平不愧在联盟高层里任职了一段时间,眼界更开阔,马上有了某种感觉。

“两位说的都对,特务组织也不是啥贬义词,特殊任务嘛。在我们还比较弱小的情况下,必然不能去和对手正面硬顶,不对称作战也算特殊任务的一种。

至于说想像的问题,联盟的体系确实是我设计的,运行了十多年,问题有,效果也有。我们可以借鉴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短期内足够用了。”

对于这两位首领的感想洪涛没有刻意回避,很痛快的承认了。实际上自打身份暴露返回联盟,他就一直强调规则体系的重要性,无论和谁聊也是这套,用不着躲躲闪闪。

“洪队长,您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给咱们的小分队起个名字吧!”四只酒杯发出了清脆的响声,高度白酒喝下了肚子,陶伟又开始他那套忽悠大法了,不失时机的把起名权推到了洪涛身上。

“哈哈哈哈,好,那我就当仁不让了啊……清洁工怎么样?咱们这支武装力量注定不会出头露面,名号不宜过于威风。将来从事的工作也和清理垃圾差不多,简单好记,容易混淆视听。”

如果说别的事儿洪涛还会假客气一番,在起名权的问题上必须大权独揽毫不礼让。我都付出这么大代价了,没有太多的回报,再不留个名,图啥呢!

“好,清洁工挺好……”

“低调好、低调好……”

“名副其实,清理垃圾,看上去不起眼,可生活中确实离不开。好名字、好名字!”此名一出,除了陶伟还能舔着脸继续吹捧,江洋和张伟平的敷衍表情已经有点难以掩盖了。

他们还是不太了解洪涛,假如刘全有没喝醉,也被允许参加这个秘密会议,肯定会百分百反对由洪涛起名字,这是当初救援队的共识。

但现在想反悔也晚了,清洁工就清洁工吧,至少比垃圾工好听点。接下来就该确定具体人选、武器的选择、后勤保障和训练场地了。

和确定大方向相比,细节工作没有太多分歧,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可架不住数量多,一条一条的讨论通过,一条一条的记录在案,基础框架完成时外面已经隐隐约约传来了鸡鸣。

揉着有些发木的脸和被长时间坐姿弄得酸疼的腰腿,走出位于十字路口中间的毡帐,还没来得急呼吸几口清爽的空气,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发现了一个人影正在百十米外来回踱着步。

随着疆省移民和管理处的关系彻底决裂,十字路口市场的东西南北都被设立了街垒,严禁外人随意靠近。今晚赶上四位大脑袋聚会,四周更是布满了各方亲信,封锁线扩得很大。

“看样子你也一晚上没睡,有急事的话干嘛不让他们通知我一声?”不用走太近,洪涛就认出人影是谁了,穿着工作服的王简。按说一位内务部调查科科长,想进入市场谁也拦不住,没硬闯是给自己面子,这个人情必须领。

“我被叫回总部开会了,刚回来不久,没什么急事,就是有点饿,闻着味凑了过来,还不太受欢迎。”王简踩灭了手里的烟头,抬起下巴指了指在附近游弋的疆省移民。

“大鱼大肉已经撤了,你肯定也不想吃残羹剩饭。拌面怎么样?或者牛肉面,多加点料也能喝两杯。”王简越说没啥事,洪涛越不能当没事。

这里人多不好讲没关系,江洋、张伟平、陶伟虽然都走了,但毡帐还在,厨师啥的自己也能指使动,去里面踏踏实实的聊,保证没人敢靠近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