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2 / 2)

无之以为用’,佛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诸多道理,不明真理焉能得真修?”

林清玄只是淡淡的一席话就为孙德生北去终南山的事情定了性。

说起来只是一个有道全真外出修行,终南山上自然也不必重修道宫了。

孙德生离开以后,亲友再无一人,林清玄对紫霄宫和全真教也就一点牵挂都没有了,所以过了年就回到了飞升岩隐居起来。

十数日匆匆而过,转眼到正月十四,这天晚上武当山上突然来两个男子。

年长的看着六十来岁,须发斑白,但雍容华贵,器宇轩昂,尤其两眼锐利似剑,

顾盼间自有华贵气度。

老人身穿道袍,身后跟着的是个三十多岁胡须修剪的极其整齐的俊秀男子,这两个男子长得有六七分相似,行走山路如履平地,不到半个时辰两人就到了林清玄的草庐外。

那个俊秀男子上前一步到了老人身边,低声道:“父皇,师祖他老人家就在前面草庐隐居。”

那个老人眉梢一动,然后就带着青年走到草庐前,撩起衣摆跪下,一边叩首一边说道:“弟子赵志言拜见老恩师!”

旁边的俊秀男子也跪下叩首道:“孙儿赵炽拜见师祖爷爷。”

一阵清风拂来,赵希言和赵炽就听到上方传来了那个记忆深处的声音:“孩儿们平身吧。”

赵炽起身就看到一个长须道人,正是当年教导过自己多日,传授了许多高深武功的师祖清玄真君。

大宋兆光皇帝赵,也是全真教弟子赵志言,孺慕的望着身前这位依旧无比年轻的恩师,想起自己已经年近七旬,心中对长生渴望也像把火一样的燃烧了起来。

“师父,徒儿终于再次见到您了,徒弟我三十多年来总是思念恩师……”

赵泪流满面的不断叩首,林清玄虽然早已察觉出自己的这个徒弟不再如数十年前那样单纯,有了极深的城府和算计,表面虽然痛哭流涕,但是自己却不能从他的内心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

林清玄幽幽一叹,赵竟然哭不下去了。

“起来说话。”

随着林清玄的吩咐,一股柔和劲力将赵托起,他心头一凛,忙擦干净眼泪,恭恭敬敬的说道:“恩师您让弟子匡扶江山社稷,弟子已经做到了,可是弟子还是能力不够,若非您老人家亲自出马,恐怕不能这么容易折服蒙古,夺回故土,中兴华夏。

林清玄轻轻摇头,道:“摊上这样的朝廷,你能做成这样已是实属不易,不过为师也只能最后帮你这一次,以后大宋是自取灭亡,还是被人取而代之都是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

赵脸色一变,恭敬道:“弟子明白,弟子只是想着如今大事已成,想要将皇位传给炽儿,然后跟随在恩师身边伺候,听您教诲,不知弟子还有这个福分吗?”

林清玄冷哼道:“你我师徒之间何必试探?你当真舍得放弃一国之富,天下权柄来伺候我个老道士?痴儿,你想学长生之法,却不知舍不得,放不下,如何能载营抱一,长生久视?”

赵諽听出了恩师的不满,但是他执掌天下权柄已有数十年,早已忘了跪下叩头,

伏低做小的滋味,如今若不是忌惮恩师是活神仙,有着天降雷法的神通和延寿长生,

升天做仙的法子,自己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来磕头叩首了。

虽然被恩师训斥了几句,但是赵还是干笑一声,道:“恩师慧眼如炬,弟子莽撞了,弟子此次前来一是拜望恩师,二是祭祀祖师,三是昭告天地弟子已经再造华夏了。

弟子还准备下诏加封您为祖师帝君,受万民祭祀,请您入太庙,以后大宋皇帝继位都要先祭祀天地社稷和祖宗,您是师祖也是祖师爷,以后我的子子孙孙都是您的孙儿们,自然也要祭祀您。

您老人家交代弟子做的弟子都勉力去做,您老人家的教诲弟子铭记于心,不敢忘却。

只是近来年纪一大就多了些小毛病,弟子之前忙于国政军务,本门武功练得也不到家,只恐不能长久为国,恳请恩师慈悲!”

林清玄自然知道赵来的目的是求得长生之法或长生之药,总之天下的皇帝君主不管是英明之主还是暴君独夫,文武双全和长生不死都是他们的必备欲望。

赵如今年近七旬,又刚成了大宋的光武帝,得知自己“下凡”了,说是感谢拜见,实际上就是为了求得长生之法和灵药。

林清玄早就知道赵志言会变,在让他入朝做汝南郡王的时候就早就猜出来了这个弟子将会失去道心,变成了精研帝王心术的帝王,此时看着赵真的利欲熏心,在自己面前也没有显露一丁点的真心,他就失望的闭上了眼睛。

“夜色已深,官家还是下山去吧,等到明日祭祀结束,贫道传你长生之法。”

赵闻言大喜,恭恭敬敬的叩首后才带着太子赵炽起身退下。

等到赵父子俩离开后林清玄才回转草庐。

李莫愁早已在蒲团上睁开了眼,压下真气上前握住林清玄的手,柔声道:“林郎你生氣了?”

林清玄輕轻摇头,道:“生气倒也算不上,不过是惋惜志言失了道心,我的弟子中资质悟性里本来他是最好的。

说起来是比志平还要有希望练成太始经,算是能继承我一半衣钵的唯一弟子了,

可惜他没能把持住……

如今机缘散尽,全真教内弟子千万,却无一人能得我的真傳……可惜……”

李莫愁听的心头一酸,她知道自从孙德生师哥走后,全真教内就再没有什么人和事能让自己的林郎挂念介怀,现在原本赋予厚望的弟子也面目全非,他定然是心中不舒服了。

想了想,李莫愁微笑道:“师哥你不必可惜,咱们教中虽然没有可堪打造的弟子,难不成天下间就没有?我看华山上跟着少林和尚的少年就不错,明儿也不错,这样的才俊还能少了吗?咱们再去找一个你传下毕生所学不就是了吗?”

林清玄轻轻摇头,道:“我是全真教主,全真教数万弟子都是我的弟子,神功都已传下,谁有缘法谁就能练成,至于说找寻天资卓越的才俊亲手调教,我早已没有这份心思了。

你说那个少年不错……我看他可不是不错了……

若是我估算不错,此子早晚能成为我道家承前启后的人物……”

李莫愁见林清玄确实心情平和,这才放心的暗自松了口气,然后说道:“师哥你不喜欢赵志言了,明日咱们也就不必见他。”

林清玄微笑道:“他虽不再是我喜欢弟子,却是我喜欢的皇帝。

也罢,总归还有师徒情缘,明日祭祀罢我将太素化生功传给他,能学多少看他造化吧,自此以后我就好生调教志平武功,争取三年之内让他能练成神功吧,如此他来接任教主我也能彻底放心了。”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林清玄说完就开始低聲吟唱,声音高低起伏,流露出了对一切都不再挂怀的洒脱李莫愁定定的看着林清玄,面带微笑,眼睛也亮晶晶的,只觉得世上的仙人自己从来都是听说,未曾见过,若是真的有神仙,那一定就是林郎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