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2 / 2)

刘为农沉默片刻,

“烤了给孩子们甜甜嘴吧,两个孩子分一个,剩下一个给爹,咱们两个不差这一口吃的,明年,最迟后年,关外遍地都是番薯,到时候咱们吃都吃不过来。”

八阿哥虽然是个小孩子,但有时行为举止远胜他们这些大人,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刘为农不知为何已经格外的相信他。

八阿哥既然说了能将番薯在关外推广开来,不叫一个人饿肚子,刘为农就信他。

晚饭已经做好了,现在就烤了就给他们当宵夜吃,王氏答应着正要到厨房去,女儿却慌慌张张的跑过来。

小姑娘吓得花容失色,

“爹,外面好像有人找您,我从门缝里看见他们还挎着刀呢,可怕人了!”

门房已经开了门,没见过这种世面,哆哆嗦嗦的跪在一旁,那个挎刀的侍卫伸手去扶他,凑近了反而将那门房骇得更怕,直往后退。

弄得那侍卫尴尬的伸着手,扶也不是,缩也不是,瞧见刘为农从房里出来,当即松了口气,用有些蹩脚的汉文道,

“刘大人,番薯今年还金贵着,但肉有得是,八阿哥派我们给您送只羊来!”

他闪开身,背后仍旧跟着六个侍卫,清一色的统一服制,腰上挎着刀,可不是吓人的很。

两个侍卫抬着一只杀好的羊羔,他们片刻没耽搁,收拾好便送过来了,肉上还隐约的冒着一点热气,旁边甚至配了一包香料。

后面跟着的两人还牵着一只活的,连料草都备好了,那侍卫指挥人牵进去,

“这只您养着过年吃,若还有什么缺的只管跟那庄子里的管事讲,只有是关内有的,准不叫您家里缺了。”

刘为农还想着要不要给这些来送东西的人些赏钱,那领头的侍卫已经向他告辞了,

“我们还需回去向八阿哥复命,便不多打扰了。”

刘为农只好道,

“请诸位军爷替我多谢八阿哥,明日我亲自去向八阿哥谢恩。”

那侍卫笑盈盈的答应了,走前还向他行礼,刘为农忙不迭的还礼回去。

待几个来送东西的侍卫离开,王氏瞅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一脸懵,

“……如今才不到十月,便要过年了?”

如今当然还不到过年的时候,而且无论再怎么说羊肉也比番薯昂贵多了,只不过八阿哥既然有心收揽人才,自然是一点亏也不愿意让他吃。

刘为农看着那一堆生羊肉发了愁,

“一整只羊咱们怎么吃得完,明日我去几位同僚家,也给他们送些。”

刘家今日提前过了年,夜宵的烤番薯换成了烤羊腿。

·

外面还没上冻,古代更没冰箱,肉不能久放,刘家今夜没闲着,平安回到汗宫后也没闲着。

最后的番薯剩下了三筐多一点,他顾不上用晚膳,先指挥着厨房烤番薯。

番薯珍贵,一枚也不想浪费,故而他缠着长庆把在盛京城的宗室们都捋了一遍,打算按府分。

努尔哈赤光正妻前后就有四个,还有侧福晋庶福晋们,共生下子女二十多名,他这些叔叔伯伯姑姑们又再有后代,每府只给两枚,这一下就出去了两筐半。

平安看着剩下的多半筐番薯,一声接一声的叹气,

“好惨啊,我明明种出来那么多,送出去后就剩这么一点了……”

今晚的汗宫里番薯飘香,勾得各宫福晋和阿哥格格们都忍不住在问是从哪里传来的香味,膳房的人忙碌了一个多时辰,好歹是赶在戌时前完了工。

八阿哥发了话,番薯烤得差不多了再送出去,拿炭盆煨着,到了还是热乎的,所以等到各府门房接过这紧急从宫里送来的东西时,人手一个炭盆。

当然,等他们知道这是八阿哥送的时,便都见怪不怪了。

八阿哥被大汗宠着,做事向来随心所欲,连议事的书房都能进,大张旗鼓的送些东西算什么。

只不过……这烤得灰扑扑,还瘪下去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

真的能吃吗?

门房心里嘀咕着,脚下却丝毫不敢怠慢,连着转过了两道手,东西才到了各位贝勒爷的手上。

代善已经用过饭了,正在侧福晋屋里,听见是宫里送出来的东西,还是八阿哥给的新鲜吃食,兴致顿时就淡了,

“拿去给福晋,让她看着办。”

小孩子家家的能有什么正经事,除了吃就是玩,代善根本没放在心上。

除了代善,其余各府也是同样的想法,他们这些人已经这般年纪、这般身份,怎么还会为了一点吃食上心。

八阿哥特意让人送出宫来,不好拂了他的面子,一人尝一口也便罢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尝,没想到这外表看起来灰扑扑毫不起眼的东西,内里竟然如此的甜蜜香软,是他们之前从未吃过的好滋味。

十四贝勒府上的嫡长子今年也两岁了,小家伙被布木布泰养的极好,圆滚滚胖嘟嘟,瞧着比平安那时候还要健壮些。

本已经吃了晚饭,又独自一人吃了宫里送来的半块番薯,布木布泰不敢再给他吃,古尼音布张嘴便哭,怎么也哄不下来。

“至于么,一口吃不饱就哭,你堂兄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进了学堂,你还为一口吃的哭哭啼啼。”

多尔衮看着胖儿子发愁,

“你若想吃,明日再去宫里找你平安哥哥讨要。”

给他们来送番薯的侍卫并未着急离开,侍立在一旁,听见这话笑起来,

“八阿哥说了,若是小阿哥喜欢吃,可以去十五爷府上讨要,他那里多。”

平安在多铎庄子里种东西的事,多尔衮也隐约听说了,原来就是这名叫番薯的东西。

亲兄弟间自然更好说话,他当下便向儿子保证,

“莫哭了,明日阿玛就去你叔叔府上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