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第 98 章(2 / 2)

平安坐在自己已经不知更换过多少回,却仍和正常的桌案有些差距的矮桌后面,悄悄打量着他。

这位三伯伯看起来比他汗阿玛要老成太多了,才五十多岁的年纪,鬓发都已经白了,脸上遍布深深的皱纹。

果然做官劳心劳力,他才刚上任吏部承政一个月,不知为何,平安看他好像比在军营里时局促老迈了不少。

“起来向你三伯伯请安,偷偷摸摸的看什么,成何体统!”

背地里刚在编排做官的坏话,便被皇太极这一声唤回了现实,随声还落在桌子上一方小巧玲珑的金印,是没有传国玉玺之前他爹的御用,正是被他抓周时丢出去那枚。

平安一个激灵从座位上蹦起来,

“侄儿给三伯伯请安,汗阿玛同三伯伯有事要讲,儿臣这就回避。”

“不必,”皇太极接过他捧上来的金印,拿在手中转了一圈,

“朝中有意开商部,同六部共治,总理一切商贸事宜,这些乱七八糟的买卖都是你在搞,朕是想问问你的意思。”

平安还是那句话,

现在这个岁数,他不适合有意见。

他后退一步,狗腿道,

“儿臣都听汗阿玛的。”

其实他是想说,赶紧找个部门把这些全分走了才好,他只负责提意见,不想负责具体的实施。

干实事多难呀,他只想动动嘴皮子,把想出来的点子丢给别人干,干好干坏都不用自己担责任,还可以随便叭叭叭。

皇太极横过去一眼,要不是平安站的远,伸脚够不着,他就踹过去了,

“有本事这话你在朕让你老老实实,别天天跑出宫的时候说,现在卖什么乖,快说!”

平安脖子一缩,

“立立立,有专门的官署来管理贸易事宜当然最好。”

皇太极这些年一直有些犹豫,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在奉行重农抑商之道,就连明朝也因为诸般原因开始海禁,他们在关外反其道而行之,到底是不是对的?

所以他之前一直都在有意的回避这些问题,对平安的一切宗旨就是,孩子求了就答应,平安不说他也不问,权力已经放下去了,只要不是干坏事,随便他折腾。

但他也知道,如今民间富裕,百姓温饱,离不开平安的折腾,海外来的粮食让百姓们吃饱了肚子,草原上来的羊毛让百姓穿暖了衣服,目前来看仍旧利大于弊。

如今草原、海洋、互市三方贸易之路,日后可能还有更多,立一个商部把在各处东奔西跑,为八阿哥效力的人都集中起来也好,也省得这些人位低权重,官职不符。

他沉吟一番,点头,

“那就立商部,同六部之列,位居最末,总理一切商贸事宜,辛苦三哥在吏部调度人手,选些官员,朕稍后拟旨。”

阿拜起身下拜,答应的话还没说出口,却先被一个声音抢断。

“等等,阿玛方才说打算叫什么?”

平安皱眉重复一遍,

“商部?”

臭小子又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东西,大呼小叫的没个正形。

皇太极刚铺开一道折子,尚未落笔,听得他问,顿时抬起头来,

“是啊,怎么了?”

平安:“……”

这可不兴叫啊,这名不吉利。

晚清救亡图存的时候就设立了一个商部,撞名了没什么,主要是没救起来,如今来用,怎么看怎么不吉利。

虽然这两个商部说的不是一个意思,但他的生意还是要做下去的,做生意挣钱还是要迷信一点的。

他往前凑了凑,撇嘴表示不满,

“这名字不好听,儿臣不喜欢,能不能换一个?”

皇太极:“……”

乍乍呼呼地凑过来就为了这个?

起官署的名字又不是娶媳妇,好听好看有什么用?

他不以为然,

“一个名字而已,有什么好听不好听的。”

这个名字不是好不好听的问题,具体的平安没办法跟他细讲。

只得坚持道,“儿臣觉得不行,不如叫锱铢局,金银只入不出局,总之不能叫商部。”

皇太极也纳闷,商部这个名字符合商贸的意思,还能和六部对应,到底哪里不好了?

听起来可比平安自己刚才想的那两个正式多了。

名字不是不能换,只不过他想听平安说出理由,于是故意道:“就叫这个了,朕觉得挺好……”

既然这样,就别怪他使出杀手锏了,平安慢慢撩起衣服下摆,提步上前……

这表情动作有些熟悉,一时想不起来了,但直觉告诉他不容小觑,皇太极警觉的坐直了身体,同时压低声音,

“等等,别过来……别往地上滚!不叫就不叫,这么大个人了,四尺之身,别又像幼时一样……都随你,站起来!”

小孩七八岁,正是猫嫌狗不待见的年纪,脸皮又厚。

平安早想明白了,反正趁着他现在岁数还小,做什么都没关系,他又不怕丢脸,丢脸的是他爹,每次实在不行了他就去抱大腿或者躺地上撒泼打滚,这招从小到大屡试不爽,尤其是在人前的时候。

这次当着吏部承政和两位参政的面,他才刚在地上坐下,三位大人还没弄明白情况,他爹就答应了。

平安仰着头:“真的吗?”

皇太极连连点头:“真的,你想好了自己去告诉工部,让他们写个匾,快起来!”

他麻溜从地上爬起来,

“好嘞!谢谢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