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2 / 2)

春满京华 寂寞的清泉 6542 字 2023-02-04

前世老国公和孟辞墨大多时间在孟家庄生活。有一次他们两人都回来了,江意惜去福安堂找老国公。那时,她已经看出自己呆在成国公府不会有好结果,想去求求老爷子,去扈庄住一段时间。在那里谋划谋划,找个生重病的借口,自请下堂。

她都走进垂花门了,又被卫婆子赶了出来。关键这个婆子并不是看门婆子,而是小厨房的管事。

几天后她和孟辞墨就被设计……若是那天见到老国公,去了扈庄,前世她和孟辞墨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

这几年间,付氏的爪牙都被清除,但这个卫婆子算不上付氏的爪牙,又在福安堂当差,江意惜就没动她。

她今天倒找上门了。

江意惜忙道,“请进。”

卫嬷嬷进来施了礼,说笑几句后进入正题,“不瞒大奶奶,老奴的小闺女卫红莲今年年方十五,长得尚可……”

梅香笑道,“卫嬷嬷过谦了,都说卫嬷嬷会生,三个闺女个个水灵漂亮,比儿子还当用。”

卫嬷嬷笑得一脸菊花,“我那几个闺女不敢说特别水灵,不过是手脚勤快些,脾气也好,温柔和顺……呵呵,听说国公爷外书房的两位姑娘年纪大了,快出阁了。若那里有空缺,老奴厚颜求大奶奶帮帮忙,让老奴的小闺女去顶个缺。”

江意惜为难地笑道,“这事儿啊,已经有几个人求上门了,我都没敢答应。如今有了新夫人,我作为儿媳妇怎么好插手公爹屋里的事。这样吧,若太太问我,我就举荐嬷嬷的小闺女。若太太直接安排人,我还敢不同意?”

卫嬷嬷极是失望,又说了几句闲话,起身告辞。

她一出门,江意惜就跟吴嬷嬷耳语几句。

吴嬷嬷笑笑,追出院子叫住卫嬷嬷,把她拉去一颗树下说道,“卫嫂子挺机灵的人,这么容易的事都想不通。”

第324章 生女

卫婆婆纳闷道,“甚么意思?”

刘嬷嬷的表情变得神秘,声音更小。

“卫嫂子求错人了,应该直接求大夫人身边的刘嬷嬷和巧兰姑娘。特别是刘嬷嬷,大夫人极是看重她。”

卫嬷嬷尴尬地笑笑。她也想走那条门路啊,可所有人都说大夫人是醋坛子,爱打人。若知道自己有这个心思,不得一巴掌拍死她。

吴嬷嬷又提点道,“既然大夫人同意那件事,总要有个人服侍国公爷。通过她过去的人,还算她半个心腹,她更放心不是。”

卫嬷嬷如饮醍醐,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笑道,“哎哟,这么简单的事我竟是没有想透。谢妹子提醒,等事成了,我送妹子大礼。”说着就要走。

刘嬷嬷又拉住她,嘱咐道,“我跟卫嫂子相处得好才多说几句,你千万不要把我卖了。若被大奶奶知道,少不得一顿训斥。”

卫嬷嬷道,“妹子这是帮我,我当然不会让你难做人。”

下晌下起了秋雨,刘氏没有打马吊,而是斜倚在榻上吃葡萄。

巧兰给她敲着腿,刘嬷嬷往她嘴里喂着葡萄。

香炉飘着淡淡的青烟,屋里弥漫着茉莉香味。

刘嬷嬷撇了撇嘴,小声说道,“那件事传出去后,好些人去求大奶奶身边的梅香姑娘,还有去求大姑奶奶的。”

刘氏冷哼道,“哪里都少不了这种人,只要有两分姿色就恨不得给男人当小,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好再把大妇踩下去……不要脸的狐媚子。”

她越说越气,眼睛都鼓圆了。

刘嬷嬷说道,“老奴还是觉着,给国公爷的人,应该是大夫人的人。要不,请舅爷帮着买个瘦马,那种货色长得俊,会勾人,不会生孩子,契书又在您手里……”

刘氏气道,“那些脏的臭的,没的让人恶心,我才不会亲手给孟道明奉上。只要他按照协议办事,找哪个女人都不关我的事……”

刘嬷嬷和巧兰失望地对视一眼,她们劝了夫人多次,可夫人就是不听。

这时,一个小丫头进来低声道,“刘嬷嬷,福安堂的卫嬷嬷说有事找你。”

刘嬷嬷愣了愣。卫嬷嬷主管福安堂小厨房,她们并不熟悉。

刘氏冷笑道,“这是求她们没管用,求上咱们这个门了。胆子忒大。”

“老奴不见她。”刘嬷嬷又对小丫头说,“去跟她说我不在。”

刘氏说道,“答应下来。这么等不及,就如了她们的意。”

声音极慢极冷。

八月初八傍晚,吴嬷嬷扶着江意惜在锦园散步。现在已是预产期,江意惜身边任何事吴嬷嬷都不放心别人做,她全权包办。

夕阳下,几十盆菊花迎风怒放,微风夹杂着花香四处弥漫着,极是惬意。

突然,江意惜站下扶着肚子喊道,“嬷嬷,我肚子痛。”

吴嬷嬷急道,“大奶奶发作了,快,去后院。”

江意惜由吴嬷嬷扶去后院西厢产房待产,交待道,“嬷嬷,让人把那支参煮了。”

几天前,她就在卧房桌上放了一支经过处理的参。

梅香吓得脸都白了,赶紧派人去跟福安堂禀报。

花花第一个跑了回来,又像上年一样坐在窗外那棵大树上,喵喵叫着为娘亲加油。

听着这熟悉的叫声,江意惜没来由的心安下来。此时,她第一想孟辞墨,第二就是想花花了。

不大功夫,老太太、刘氏、孟二夫人、孟三夫人、孟月、孟二奶奶都来了浮生居后院。怕吓着孟照存,没让他回来,夜里也会在福安堂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