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2 / 2)

在这样一条土路上,聚集了千余冀州士兵,他们密密麻麻,将路堵得水泄不通,一心一意要耗死太史慈,因此身边的人是越多越好。

可是现在骑兵这样撞过来时,他们又立刻恨不得身边不要有一个人,只有他自己,迅速逃开才好,但这样密密麻麻无数士兵汹涌向前的阵势,怎么可能须臾间散开呢!

郭未怵然而惊。

“矛手——!”他歇斯底里地喊道,“矛手!”

第一波矛手已经将长矛掷了出去,换上环首刀同敌人搅在一起厮杀,现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立刻摆出长矛阵堵住冲锋了,郭未见状不对,立刻调转马头,躲到了另一条小路上去,然而那些挤挤挨挨的士兵却不似他这般躲在最后面,想逃便能逃,于是当马蹄重重踩下时,场面忽然变得非常混乱。

四散奔逃的,哭嚷求饶的,无数的士兵争先恐后地向着两边逃开,拼尽全力想要躲开马槊和长戟的攻击范围。

……或许实际来说,如果他们能够阵型严密,并肩战斗,死战不退的话,他们是可以守住城门,不让这队骑兵冲散的。

但那样的百战精兵也许袁绍有,袁谭却未必会有。

就算有,又怎么会留下来守城呢?

有骑士将自己的马让给了太史慈,扶他上马后,追上了赵云。

赵云看着这个浑身是血,集矢如猬,已经看不出容貌的旧识,心情复杂极了。

“子义此来何为!”

太史慈抹了一把脸,坐在马上摇摇欲坠,却还撑着不肯趴下。

“子龙休作闲谈,快去烧了粮仓!”

“取一支火把来!”

“快取火把!”

“船中还装了些菜油!快快运过来!”

只有烧了粮仓。

只要烧了粮仓。

冀州兵的士气才会被大挫,当然,他们其中也许有人会想要背水一战,想要夺回厌次,但对于这么一座毫无战略价值的小城而言,它除了用作粮仓外还有什么意义呢?

军粮被烧,这才是对袁谭的一个重大打击。

赵云听说要烧粮仓时,心中闪过了一丝不舍,但他立刻清醒过来,他与太史慈这几百人合在一起,也不可能将粮食运去青州,他们甚至守不住这座厌次城。

只有趁着敌军被冲散的这一阵混乱,将粮仓点燃!

方平一辈子忘不了那一天。

他出门去喝酒时,遇到了一位难得一见的俊美青年,那位青年请他共享了一份佳肴,那是他那等出身寒微的士人一年也吃不上一次的珍馐美味,因而他满心满眼的欢喜,觉得自己交了好运,说不定近期还有些好事将会发生。比如说他也好,厌次城也好,可以从这份繁重的劳役下解脱——

红云烧尽了夜空。

滚滚浓烟带着火光,将半座厌次城点燃。为了修建粮仓,拆除了那么多的民宅,圈出了那样大的一块地,因而那的确是半座厌次城的面积。

一座接一座的粮仓在火光中熊熊燃烧,风一吹,于是粮草化成的灰便飘飘洒洒,四散着布满了整座小城。

他走出了家门,惊愕地望着大火的方向,他的妻子也走出了家门,还有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儿女。

几乎所有的厌次百姓都在这个晚上没怎么睡,他们先是走出家门看一看热闹,而后是被官吏催促着去灭火。

但连士兵都奔逃四散了,哪里会有人冒死上前呢?

甚至于那一支在城外驻扎,并且意外阻拦了太史慈那数千步卒脚步的冀州兵马,在见到厌次起火后都惊慌四散了。

……他们非惧怕敌人,而是惧怕袁谭的惩罚。

因此大火仍然烧了一夜,无情地烧尽了袁谭屯于厌次的所有粮草,但消息要传到前线去是不容易的。

因此袁谭还不知道这件事,陆悬鱼也不知道。

……臧霸与他那位堂弟也不知道。

车队在慢慢地走,田间已经郁郁葱葱,有农人见到这支车队路过,便停下忙碌的身姿,直起身来望一望。

这支辎重粮草车队走得并不快,但显得十分庞大,运粮的民夫与护送的士兵加起来,足有三四千人,因此走在土路上,遥遥望去的确十分壮观。

十余天前,陆悬鱼已经离开了剧城,一路向西,准备阻击袁谭的军队。她为了能尽快地赶到前线,并未带上许多辎重,因此这支车队是为她运送粮食的。

粮队的首领是郡从事陈衷,护送这支车队的武将就比较奇怪了一点。

……如果陆悬鱼看到,会说这不是那位小号臧霸,而是正品臧霸。

这位泰山寇的首领被自己的从弟写信央求一番之后,与几个幕僚通了气,便带了两千兵马,过来襄助陆悬鱼了。

此时他骑在马上,慢慢地走在队伍前方,身边跟着的便是他那位从弟。

队伍前方的灰土较少,也更方便人张嘴说话,有了这样的福利,臧霸自然不会放弃。

“你说,我为何要来?”

从弟想了一会儿,“阿兄心疼我。”

……臧霸瞥了一眼这个络腮胡子的小伙子,又将眼睛转回去了。

这样的沉默是带有不言而喻的意味的,因此从弟连忙又换了一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