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2 / 2)

“国让能巡土田之宜,尽凿溉之利,扶世济民,令人赞叹,”太史慈说道,“不过晒黑了些,怕什么!”

说得一点都没错,但她还是有点在意。

“这些事你来做了,那孔北海呢?”

……田豫深沉地思考了一下,“孔北海在离城十里处迎将军,将军可自去问他。”

俩月没见,她黑了,瘦了;田豫黑了,瘦了;太史慈不用说,虽然没特别黑,但瘦了一大圈儿;

连高顺和张辽都为北海的战事奔波了一趟,也瘦了。

……张辽甚至还剃了个胡子,这是什么道理?表示重视?

但当她远远看到离城十里外那个旌旗,那个仪仗队,那个尘土飞扬锣鼓喧天的场面时,她忽然有一种预感。

……孔融是不会瘦的。

不仅没有瘦,而且看起来开心极了,幸福极了。

仪仗队在太阳下晒着,满头大汗,前胸后背都湿透了。

穿着玄色官服的孔融也在太阳下晒着,风度翩翩;

同样打扮的诸葛玄叔叔也在太阳下晒着,从容之至。

于是她的目光在附近扫了扫。

不远处的树下铺了几张席子,席子上还放了两壶酒。

……她就知道孔融是不会为难他自己的。

“将军英威,古人不能过也!”这是诸葛玄。

“为将者保安富贵,遇敌畏避者多矣,将军清素节约,不殖货利,亲冒矢石,摧精击锐,古之韩白者亦不能如此!”这是孔融。

……这就吹得过了!打个袁谭而已,怎么就吹到韩信白起身上去了!

她赶紧推脱,“只是唬住袁谭罢了!还是孔北海治理有方,方能令敌军畏避自退!”

“这是什么话,”孔融倒是十分诚实,“他那等不问礼数,只问刀兵的凶恶之徒,我岂能唬住他!”

……也对。

除却孔融诸葛玄之外,北海城中还来了其他客人。

比如说吕布,他那支准备回雒阳去觐圣的队伍终于是出发了,且走到了剧城,因为人太多,所以城内一半,城外一半,又因为他带了许多的骡马牛羊,因此十分热闹。

……进城时还是挺热闹的。

考虑到自己是个女郎,陆悬鱼认为她再凯旋入城时不会受到香包攻击。

……其实就想错了。

听说她将北边不可一世的,连青州刺史田楷都赶走的袁谭给赶回去了,剧城的市民香包跟雪花似的,不要钱地往她身上砸。

……其中有些手工就有点差,还有些不知道是为了增加准头,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在香包里偷偷塞了乱七八糟的东西,砸身上还有点疼。

……有一个香包给她脑袋砸了个包出来,她就特地拆开看了一眼。

……里面放了个红线缠着的铜钱,还放了一家三个小子的生辰八字。

……其实香包手工挺利索,她左看右看,感觉这可能是一个想让儿子赶紧脱单的妈整出来的。

……于是她特别敬畏地赶紧又给那三位少年的生辰八字塞回香包里,告诉随从给人家好好送回去。

迎回剧城,但离请客吃饭还有一段时间。

她现在可以在府里休息一下,洗个澡换身衣服,当然也可以抽空跟正在筹备酒宴的孔融聊一聊。

“国让同我说,”她委婉地说道,“孔北海最近很忙。”

孔融微笑了一下,点了点头。

于是她试探性地,更进一步,“在忙什么啊?”

“北海战事既消,我欲讲诗书,陈俎豆,”孔融看了她一眼,自动切成白话模式,“就是开学宫,聚敛天下名士于此,讲一讲学问。”

“……讲学问。”她呆滞地复述了一遍。

孔融笑着摸了摸胡须,点了点头,一脸的“孺子可教也”。

“顺便也能在雪天里聚一起喝喝酒。”她说。

……周围好像突然静了一下。

她站在廊下,一墙之隔的里面是主室内忙忙碌碌的婢女们,一墙之隔的外面也是忙忙碌碌的仆役们。

只有她和孔融两个袖手站在这里,只聊天,不干活。

……尤其她身边这位,准备持续性地不干活,听了她这样的酸话,也不生气,还哈哈大笑起来。

“辞玉这就不懂了,”他说道,“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她最需要他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