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1 / 2)

杨彪明显是查到了河内兵乱的蛛丝马迹,出手来阻拦刘晔的计划了。

他在朝廷中威望极高,听闻又与吕布交好,他若是想要蛮横行事,将董昭与钟繇下了诏狱,他们皆难以与其抗衡。

但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尚书令手腕远比何进董卓那等武人更加高妙。

他并不想阻止钟繇,而是找了个借口给他升官,甚至可以说是重用他——然后将他调离雒阳。

即使是钟繇,也不能不动容。

“令君此举,究竟为何?”

这位气度高雅的老人摸了摸胡子,笑了。

“我爱元常之才,难道元常不知么?”

尽管杨彪不曾说出口,但钟繇这个聪明人却心知肚明,他既帮了曹操,就是结怨于刘备,这场大战胜负尚未可知,他虽然倾向于曹操,却不肯将全家性命都托付在这件阴谋上。

现下离开雒阳,镇抚关中,便是避开了雒阳的风口浪尖,将来若是曹操胜,自然记得起钟繇的功劳;若是刘备得了天下,也不会跟远在长安的他结怨。

……关中虽有纷乱,但在钟繇看来,马腾也好,韩遂也罢,不过是几个笨头笨脑的土贼罢了。

思及于此,这位清隽的文士看向老人的目光便带了几分感激,“令君厚意,我当何报?”

杨彪摸摸胡子,似乎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然后伸出手指,指向了案上的那张纸。

“不如将这纸好字赠与我吧!”他哈哈大笑道,“我定会珍藏起来,留给儿孙!”

字写得好的人,就是有福。

陆悬鱼盯着面前的竹简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手里的毛笔,然后将目光转向蹲在旁边,奋力磨墨的李二。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

“是元直先生请将军写的,”李二回答得很快,看她没吭声,又伸脖子看了一眼她在竹简上写的那几个字,“将军写得很好!”

“……很好?”

“比小人写得好!”李二斩钉截铁。

她丢下了毛笔。

主公写信给她,要她来一趟下邳,说是要她在下邳待一段时间。

原因也很简单,主公准备出门。

根据张邈张超回报来的消息,袁绍和臧洪之间似乎出现了矛盾。

臧洪率兵押送军粮去雒阳的事被袁绍知道了,因此派使者前去拦截,被臧洪数番斥责了回来。

君臣之间的关系一时变得非常尴尬。

知情人无不惊叹于臧洪的头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刘备已经要小沛囤足了粮草。

袁绍打不打臧洪,什么时候打臧洪还是个未知数。但雒阳已至绝路,这是一定的——这五万石粮食已经是天子能获得的最后的补给,袁绍曹操为了断雒阳的粮,不管臧洪是死是活,都不会再有机会运粮过去。

因此一方面要准备好打通东郡这条路,另一方面,刘备也想要从豫州绕路北上去雒阳。

自从攻破袁术后,他名义上已经得到了汝南和淮南两大郡,但这些地方已经被袁术糟蹋个稀巴烂,原本匪寇丛生,连年战乱后,百姓快要死绝了,匪寇也就快要生不出来了。

二爷屯兵在长江沿岸上,从荆州刘表到江东孙策都要他防备,抽空还要练水军,和陈登两个已经达到了007的极限,实在没空再去治理豫州了。

因此这位主公准备带着张飞赵云领兵南下,一边剿匪,一边跟汝南淮南的残余士族握握手,联络感情,不管怎么说,将这块原本水土丰美,人声繁茂的土地渐渐恢复起来,再清理出一条北上进京的路。

于是陆悬鱼被叫来下邳了。

……没别的事,就只是看家而已。

她原本是有点不放心的,因为还有北海东莱两郡要她看顾。

因此她抽了两天时间,四处跑了一圈看看。

……东莱被诸葛玄治理得很好。

这位太守处理起公务勤勤恳恳不说,而且据说不管再复杂的案子,只要给他一晚的时间,他总能断得清楚明白,夜听讼,晓判案,灵效如神。

……不是,为什么诸葛叔叔总要把案子拿回去一晚上才能想明白啊?!他睡觉时是会觉醒有什么了不得的超能力啊!

反正就是东莱上下,从官吏到百姓,都用他们的语言和行动表示,他们有这样一位使君很好,不用再替他们担心。

……所以她在东莱没啥事做,临走还收到了诸葛玄送来的一份蜜饼。

于是她又回北海看看。

田豫也将自己的时间分为两份,一份是查验军资粮草,另一份是处理郡中各项事务,996得十分熟练,她坐在旁边看他处理公务,帮不上什么忙不说,田豫还熟练地给她端上了一份小点心,一份蜜饯,一杯热茶。

……那个热茶其实不用再加蜂蜜的,蜜饯已经很甜了。

于是她喝光了热茶,揣着蜜饯和点心出门再去营中看看。

张辽是例行将剿匪、震慑豪族、骑兵训练合在一起,整个北海郡的治安都好极了。

太史慈负责操练那些新兵,陆白监督他们读书识字。

……她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她不放心的人。

她去学宫看看孔融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