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节(2 / 2)

他们在白日里派人远远地去看过,竟然还有稚童在村子周围跑来跑去!

骨肉那样细软的稚童,竟然能走在太阳下,而不担心被人劫了去!

当他们悄悄地临近村庄,二百步,一百步,村口那棵被火烧过,又生了新芽的大树逐渐变得清晰可见时,那些黑影的身躯忽然僵直住了。

有人在村庄外点着火把走过。

他们与村子里那些衣衫褴褛的黔首截然不同,这些点了火把的人穿着也许打了补丁,但仍然显得十分整齐的服装,并且在月影洒下时,长长的影子就能看出宽阔得几乎带有杀气的肩膀。

他们的腰间甚至还配了长刀。

这里距离陆廉的营寨有数里的距离,并不算很近。

因此那些黑影盯上这处村庄时,是没想过会见到巡夜的青州军的。

他们在营外巡夜也就罢了,为什么会来这里巡夜?!

思绪一时间变得迟钝,但火光照上他们的面容时,那些青州军是不会如他们一般反应迟钝的。

“盗匪!”

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先是一个,很快变成一群!

那些壮汉拔·出长刀,向着他们追来了!

他们狰狞的面容在火光下如同恶鬼一般——那必定是真正的恶鬼!

……快逃啊!

有人从棚子里坐起来了,很是惊惶地探出头去张望;

也有人好奇心特别重,不仅起来了,出去了,而且还想爬上大树,登高望远,看一看剿匪名场面;

当然还有许多人实在太累了,根本不知道夜里发生了什么,就那样一觉睡到天亮。

男人迷茫地睁着眼睛,看棚外升起了炊烟,有妇人的说话声,她们似乎在讲些什么很了不得的事,但他的头脑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当然,这也没什么要紧。

还是很辛苦的一天。

并且没有什么不同。

第444章

兖州人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他们每一天都必须辛劳地捕猎打渔,采集野菜野果,同时看好自家田地,计算着蔬菜成熟的日子。

粮食是没有的,尽管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丰收,但那些粮食已经被不同势力的兵马劫掠殆尽了,因此他们还不能每天只顾着吃自己带回来的猎物。

他们还必须趁着天气晴朗时,将多余又不能换成粮食的猎物开膛破肚,风干晾晒。

于是这就涉及到了下一个问题:晒鱼干肉干都是需要盐的,哪来那么多盐呢?

陆悬鱼向那些兖州的豪商开出了订单,那些商人也很乐意帮忙,但不走水路的话,想绕开许攸的堡垒集群总是需要时间的,沼泽地又那么难走。

甚至军中的伙食都变得清淡了——不止一个士兵这样抱怨,他们吃的饭食没滋没味的,要知道他们当中少半徐·州人,多半青州人,离海不远,因此曾经吃饱穿暖可能不容易,但家里腌菜还是有两坛子的,现在吃着吝于放盐的菜汤,多少就有了埋怨。

陆悬鱼也在喝汤,喝跟士兵一样的汤,但伙头兵对她还是很恭敬的,将一根还剩了点软骨的鸟腿骨放进了她的汤碗里,显得就很气派——肉肯定是没有的,毕竟这是大锅饭,这只水鸟身上的肉已经全部炖进锅里,烂软得只能捞到一点儿肉丝了。

她拎起来,细细地啃,偶尔用力将上面的软骨和筋咬下来。

小二和小五心惊胆战地在旁边看。

将军平时表情总是很和善的,但现在那张寡淡的脸上带着狰狞和杀意,就像山海经里什么豹尾虎齿,蓬发善啸的生物。

她微微眯起眼,绷紧两颊的肌肉,眼里忽然迸出了精光!随之爆裂开来的就是骨头断裂的声音!

将军的表情又恢复了和平,她半闭着眼睛,目光向前,似乎谁也不看,嘴里发出了咯咯蹦蹦的声音,手里拿着半截水鸟腿骨,上面的骨头茬子森森的,还泛着血色。

……这个吃骨头的水平,简直是比狗子还要厉害。

两个美少年在旁边敬畏极了。

这个骨头难吃极了。

陆悬鱼全神贯注的嚼着,防止锋利的骨头渣子划破口腔,同时也在感受这种并不怎么样的味道在嘴巴里刷刷存在感。

他们最近的伙食对血压非常友善,清淡程度绝对能获得心脑血管医生一句夸奖。

但对于士兵来说,吃不到盐就会没力气,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她需要补给,需要大量的补给。

补给送得越来越晚了,送来的东西没有减少,但间隔频率一变长,大家自然会感到吃力。

原因也很简单,许攸的营寨修得越来越多,已经影响到了从官渡到陈留的道路。

辎重队如果护送的士兵特别多,消耗的粮草也会相应呈几何倍数增长,运送十份粮食但在路上吃掉九份这种事,历史上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但如果不派出足够的兵马护送,那就指不定便宜谁了。

她暂时没想到多快好省地破解这些营寨的办法。

当然,她这边也不是没有人留在敌人后方给袁绍添堵,比如高顺,比如陆白张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