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2 / 2)

但他终究还是忍下了。

只盼着卫琛最好重伤不治,老老实实死在太尉府内。

千万别误了他的喜事。

待黑衣人离去后,荀岸逐渐冷静下来。

他不禁沉思,卫琛怎会提前回京,还特意隐瞒行踪,悄然入京。

难道是经他的手,送去西域的飞鸽传书出了什么问题,露了马脚,所以才引起了卫琛的怀疑?

-

昭澜将卫琛送入太尉府后,宫里的太医第一时间赶到,为昏迷不醒的卫琛诊治。

他此番提前回京,虽未报备,却因带回了西域的降书,令皇帝十分开怀。

不仅不计较卫琛隐瞒行踪,暗中回朝的真相。

还下旨提了卫琛的官职,封为当朝丞相。

朝中百官对此尚有异议。

但支持卫琛封相的朝臣还是占了多数。

且此番卫琛与卫贤,确实功不可没。

不到两年便平定了西域之乱,带回了西域王的降书,还签订了西域质子入京的协议。

此番功绩,可保大延西境至少百年安定。

于国于民,皆是盖世功劳。

令他兄弟二人封侯拜相,也是理所当然。

何况卫琛的仕途一直坦荡顺利,在其位谋其事,从来都是有功无过。

实乃国之栋梁,本就前途不可限量。

他为人处世不仅比同龄人更沉稳妥帖,甚至连许多朝中老人也对其望尘莫及。

朝中支持者颇多。

于情于理,这丞相一位,也少不得要给出去。

皇帝也有自己的考量。

事先将卫琛封为丞相,也能先一步稳住卫家的臣心。

回头等卫贤率领大军回朝,再封他为候。

如此恩赏,想来收回兵权时,也更为容易些。

虽然卫家世代忠诚,但兵权如今握在卫贤手中,哪怕是当今陛下,也要顾忌三分。

行事自然需得稳妥一些,可不能在此节骨眼上出任何差错。

-

圣旨送到太尉府时,卫琛尚在昏迷之中。

在乌山镇的地界,他们受了埋伏。

三人马不停蹄的赶路,本就身心俱疲。

何曾想过会有人胆大包天,在帝京附近的乌山镇地界设伏。

又是夜黑风高之时,那群黑衣人藏于无边夜色里。

苏照和昭澜都没察觉到。

还是卫琛觉察出异样,险险在对方突袭之际反应过来。

但饶是如此,对方二三十余人,他们却只有三人。

终究是寡不敌众,重伤而逃。

卫琛更是为了保住苏照和昭澜,留下断后,为此身受重伤昏迷不醒。

好在那些人见不得光,追着他们三人直到帝京城门附近,终于放弃。

这才令苏照和昭澜喘了口气,将卫琛送回了太尉府。

如今陛下下旨,将卫琛提升为正一品丞相,位列三公。

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可如今卫琛重伤不醒,生死未卜,卫太尉代领了圣旨,却也是高兴不起来。

怕是陛下也是在赌,赌卫琛熬不过来,这丞相一职便是给了他也无妨。

太医入府,走了个过场。

卫太尉私下里着人请了民间最有名的大夫入府,为卫琛诊治。

生生熬了两日,大夫才松了口,说卫琛性命已然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