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2 / 2)

上辈子吃过一回亏上过一回当,这辈子他才不踩坑呢。

养老,五个儿子都有责任,别想全都推他头上。

家产,等老两口没有那天,也是一样平分。

他自己挣的是自己的,这回可别跟老人混在一起,免得以后算不清楚。

“对了,我在东岗买了房,三间房带着挺大的院子,比咱家这个还大。

我的意思呢,让老六跟着我一起去东岗住。

我给她在林业局的裁缝店找了个学徒的活,跟人家大师傅学手艺,学成了说不定能留在店里上班。”

既然话已经说开了,剩下的也没必要瞒着,许世彦直接提出来要带走许世琴的事情。

“三哥,你帮我找了师傅学裁剪?哎呀,可太好了,我早就想学,没人教我。”

那头,许世琴一听,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

她身体不好,下地干活挣不来几个工分,在这农业队里实在艰难。

要是能学个手艺,往后帮人做个衣服啥的,总归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

许成厚跟周桂兰也挺高兴,老闺女是他们夫妻的心病,一直都愁着不知道闺女往后啥样。

没想到老三竟然还有这个本事,把老六安排了去学裁剪。

搁现在来说,这就是个很不错的手艺了,学成了哪怕不能留在店里上班,回来在家里给人做衣裳,好歹也能混口吃喝啊。

“老六,你可得好好用心去学啊,别辜负了你三哥这份儿心。”

周桂兰扯着闺女的手,万分感慨的嘱咐着。

“知道了,妈,你放心吧,我肯定好好学。”许世琴高兴的不知道怎么好了。

“三哥,咱啥时候往东岗搬啊?我得赶紧收拾东西。”

“尽快吧,明天我和你三嫂也收拾东西,然后找几个爬犁,趁着大江还冻着,咱赶紧搬。”

要搬家总得收拾收拾,再说齐云升那边也得给人家点儿时间搬走。

这边,许世琴满心欢喜的憧憬着搬家去东岗,跟着师傅学手艺。

那头,薛秀琳和魏明荣心里可不得劲儿了。

她俩都是松江河林业局下乡的知青,她们还没能回城呢,这咋老三和老六倒是要搬走了?

“老三,你走了谁的门路,能给老六送去学徒?

我跟你二嫂这回城还没消息呢,你好歹让人帮忙打听打听啊?”薛秀琳憋不住了,开口问道。

“大嫂,回城这事儿太大,我可帮不上。

你们要是有空就常回松江河,让家里人给活动活动,总能想办法回城。”

离着七九年回城也就一年多了,许世彦不愿意费那力气。

好不容易跟郭守业搭上线儿,这人情可是越用越少,不能随便开口,得用在刀刃儿上。

薛秀琳一听,泄了气,初三回娘家的时候,她们也回去打听了。

要是没结婚的,眼下就能回城,可她们这都结了婚生了孩子,不符合条件。

这种事儿,谁也没长前后眼。

当时下乡过得苦,就想着嫁了人有个依靠,哪成想还会有回城的一天啊?

现在后悔也没用,总不能扔下丈夫和孩子回城吧?她们可干不出那样没良心的事。

能咋办,等吧,说不定哪天政策变了,她们也能回去呢?

许世彦在这边坐了一阵子,误会解开,这才离开许家回去陪媳妇。

第二天正月初八,许世彦跟媳妇俩人在家收拾东西。

别看他俩分家搬出来的时候,就只有一套家具和行李,这大半年来,陆陆续续也置办了挺多东西。

锅碗瓢盆、坛坛罐罐,过日子的各种家什,都有。不光这些,还有他俩分的粮食呢。

大队里分的口粮,许家自留地、小片荒的地里出产,许成厚都按照人口给许世彦分了粮。

原本寻思着他们两口子吃的不多,老李家这头也没啥地方放,就一直在许家存着,偶尔过去扛一些回来。

这回要搬家了,少不得都得带走。

许世彦要搬去西南岔的消息早就传遍了,不少跟他关系好的一见许世彦兄弟来回倒腾,也都过来帮忙。

没用多少时候,该收拾的也就都收拾好了。

初九这天,许世彦又去找了胡连成,让他把看参的人找来,做一个交接。

山上还有许世彦这一秋冬捡的柴禾、明子、木头等东西。

既然他不在山上看参了,这些也是要带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