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节(2 / 2)

于是摆上酒菜,几个人边吃喝边聊天。

东北人嘛,交情都是从酒里先开始的,喝着喝着就熟悉了,熟悉以后就好办事儿了。

这顿酒,从下午一点多开始喝,一直喝到了三点多,几个人喝的都有点儿晃悠了。

最后是韩立新和李宗良赶过来,帮忙开车,把赵希文三人送回去。

许世彦自己也没敢开车,直接把车扔给了韩立新,自己晃悠着走回家。

正月初六,许世彦把韩立民、周庆国、赵建设、杨钧显等这一帮人,全都叫过来一起。

在许世彦家烤了只羊,还弄了其他吃的,又热闹一天。

顺道,也把今年的发展规划,商议妥当。

参栽子只发展一茬,捞一笔就行,这个不能贪心。

正好机修厂那片参地直接拿下,各家留一百丈参土自家发展,其余的还是卖出去。

倒腾这一茬参土,除了自家留下的之外,还能挣不少钱。

这就可以了,要知足,发展太猛了未必是好事儿。

另外,就是参市这方面,等着开春之后,得加快建设速度,争取秋天可以开市营业。

“没事儿,反正我七八月份就毕业了,后面咋办,咱哥们儿到时候一起再商议。

我的一贯主张就是不能急躁,还是以稳妥为主。”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还是一步一步走稳走踏实了才行。

别看各家手里都有点儿钱,那也不能瞎胡闹,万一弄不好折进去咋整?

“三哥,你放心,这事儿我们心里有数。

三哥的话,我们都记着呢。”赵建设等人保证道。

正月初七,韩家那边请客。

把许成厚夫妻还有许世彦一家子,连同楚老,都请了过去,众人在韩家又玩了一天。

正月初八,林业局上班了。

许世彦和苏安瑛、赵建设、黄胜利一起,去了林业局资源处,找到郭守业,定下了机修厂那片参地。

一共是二十五垧地,十万块钱,苏安瑛先交了五万块钱订金,其余的等到天气暖和了再次丈量后,再付款。

正月初九,许世彦和苏安瑛去了趟县城,取出来十多万块钱。

这个是打算让苏安瑛带着,去首都买房子用的。

先带这些吧,太多了也不行,太危险。

关键现在这个电汇什么的还是挺麻烦,又没法做到国内通存通取,而且这是个人买卖,也不能走公司账户。

所以只能带这些,过去看看,能买铺子买铺子,不行就买两处院子也可以。

许世彦参与研究微生物复合肥技术,不能像去年那样到二月末才回学校。

所以正月初十,许世彦就背上行囊,踏上前往省城求学的旅程。

正月十三,韩立伟和许世琴也要启程返回首都了。

这俩人初三那天各自去抓了三副药吃了,之后又找楚老看过两次,又吃了六副药。

临走之前,找楚老看诊,楚老又给开了方子,让他们到首都后抓药再吃六副,就不用吃了。

但是停药后两个月之内不能同房。

俩人都记清楚了,这才带着药方走的。

苏安瑛也带着一兜子的现金,跟着许世琴两口子一起走了。

回到首都后,韩立伟跟学校那边请了假,白天在学校,晚上回家吃药。

等六副药都吃完,正好学校那边有任务,韩立伟带着一个大队的人,直接去执行任务了。

韩立伟不在家,许世琴和苏安瑛这对姑嫂闲着也没事,就每天在首都各处转悠。

许世琴毕竟在这边生活了一年,认识一些人。

于是找了中间人帮忙牵线,去看了几处房子还有铺子啥的。

其实这年月首都的房子也没有想象中的高。

如今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奔着楼房使劲,谁也不把平房当回事儿。

当然,铺子咋地也比小院要贵一些。

苏安瑛看好两处,最后磨下来,一处四万,一处四万五。

都是临街二层楼的铺子,后头带院子那种,特别规矩,地段也不错。

许世琴领着苏安瑛去房管所查了相关的手续,确定对方没糊弄他们,那铺子确实没问题,这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