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节(2 / 2)

知道场子附近很可能有黑瞎子,许世彦哪里还敢让孩子们出去?

就嘱咐许海源他们,在看参小房里待着。

许世彦过去跟赵建设他们,赶紧把雪窝子趟一遍也就算了。

“三哥,要是依我说,等会儿不如就让那几个盲流子下山吧。

这个时候了,山上也不能有啥大事儿,把工钱算给他们,该回老家回老家,该去投奔亲戚就投奔亲戚。

这山上,留建国哥,我们几个轮流上来看几天。

等着过一阵子天气再冷一些,地都冻上,就能下山了。”一边干活,黄胜利就跟许世彦商议。

“建国哥是咱土生土长东北人,他知道黑瞎子的厉害。

尤其是这没蹲仓的黑瞎子,咱要是不带狗,都不敢轻易朝量。

可那几个盲流子不一样啊,一个黑瞎子胆,现在值不少钱呢,就怕有人要钱不要命,偷摸的去照量那黑瞎子。

这要是万一出了事,咋整?”

赵建国守家在地,有妻儿老小,自家还有房子有地,自然犯不上去冒险。

可那些盲流子不一样,多数都没娶媳妇,孤身一人来东北闯荡。

那一个黑瞎子胆,如今差不多得值一千来块钱了吧?

这些人在山上忙活大半年,也就是挣个一千来块钱。

这要是冒把险杀一只黑瞎子,一个胆就等于一年的工钱了。

有了这些钱,回去盖房子说媳妇,干啥不好?谁能不动心?

“唉,我刚才其实也想来着,这不是怕你们几个受累么?就没提。”

许世彦何尝想不到?

他只是觉得自己上班,苏安瑛一个女的,他们两口子都不能来山上轮班。

光是让黄胜利他们来,好像不太好。

“这有什么的?一个人两天,顶多两轮也就差不多了。

这要是伤着一个人,咱不管显得咱不仁义,咱要是管,那得多少钱啊?”

黄胜利摇头,他觉得这事有点儿悬。

自古财帛动人心啊,绝不能用金钱来考验人心,尤其是穷人。

当一个人啥都没有的时候,哪里还管什么危险不危险?只要能挣钱就行。

豁出命去,要是运气好,换回钱来呢?

倒是像黄胜利他们这些人,如今就算是让他们去打猎,他们也不去。

现如今,他们这些人,谁还在乎那一两千块钱啊?伤着了太不值。

“行,那就照你说的办吧,等会儿下山,就把人带下去。

回去让你嫂子把工资算给他们,正好这时候回老家,坐火车还不至于那么挤。”

许世彦觉得在理,就同意了。

几个大人弯着腰低着头,好不容易把这边池串都趟了一遍,然后赶紧出去,找那几个盲流子。

跟他们说了一声,提前给他们放假,工钱按照上山之前约定的给。

赵建设又把亲哥拽出去,跟哥哥解释了一下。

赵建国也能理解,上山六七个人呢,他也不一定就全都能看的过来。

万一没看住,出事了,这个真不好交代。

那就几个人,一听说能提前下山,工钱还照给,也都挺高兴,于是都同意,跟着下山去。

晚间赵建设先留下来陪着他哥,其余人送那几个干活的,还有孩子们回家。

回到东岗,许世彦赶紧让苏安瑛给人家把工钱算了。

这些人有的在这边有亲戚,晚上去投奔亲戚,没亲戚的,晚安可以暂时安顿在旅店。

明早他们去买了车票,就可以回山东老家了。

发工资的时候,苏安瑛还特地嘱咐了,钱别随身带着,留下路费,其余最好汇款回去,安全。

许海源几个跟着在山上忙了大半天,下午在小房玩了一会儿,回家也都挺累的,吃过饭后都早早休息了。

许世彦跟父亲和师父提起山上的事,两位老爷子都说,这事儿办的没错儿,是该稳妥点儿。

不然万一真的出事,说不清楚。

这件事算安排妥当,许世彦等人也就没放在心上,该干啥干啥。

结果礼拜一傍晚,许世彦下班刚到家,就见到赵建设、赵建国哥俩,还有黄胜利等人,都在他家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