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2 / 2)

到十五岁的时候,云大姑娘善于经营的名号传遍了上京,人人都知道云家有个招财福星。

当时在位的明帝正因为国库空袭忧心呢,不惜放下身段想跟这姑娘学学致富经。

云枝自然是尽心尽力对着明帝指导了一番,走的时候明帝还连连感慨:“可惜你不是个男子,不然我肯定立刻征你入户部了。”

按照云枝的方法,当年国库丰腴了三成,明帝抽出手来整顿吏治,摩拳擦掌准备御驾亲征北方。

临走之前明帝感觉不咋对劲:这姑娘生财大家都有目共睹,我打完架回来她恐怕到了要嫁人的年纪了,那不是便宜别人了?

他在自己的儿子里一顿挑挑拣拣,选了个天天念经二十岁了还没娶媳妇的,大手一挥就给俩人赐婚了。

三月初七俩人拜堂成亲,三月初八明帝大军开拔,剑指西北。

这个算盘打的忒精的老头还不知道呢,结婚当晚小两口俩开诚布公地谈了谈,一个立志挣光天下之财,一个一心修道成仙。

大军刚出城百里,他精心挑选出来用来绑住儿媳妇的儿子就上山出家啦。

第88章 修坟墓

云枝嫁人之后日子过得还算平静:结婚了自然单独立府关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公公出征在外这几年是没什么机会见面了,婆婆远在深宫十天拜见一回都是去的太勤了。

丈夫更别提了,远遁山中万事不管, 她就是家里的老大。

当然日子也有不舒心的地方,比如丈夫的老仆对他那点身家严防死守生怕云枝侵吞。

笑死, 加上这王府都还没她嫁妆多。

原本身为待嫁女孩, 对自己人生大事又哪有不看重的呢, 云枝也曾想过才子佳人花前月下或者夫妻相敬举案齐眉。

得知和这位皇子订了亲,她自然也是好好畅想了一番的。

托朋友打听打听这人如何,再亲自“偶遇”见上两次, 见那皇子生的端正脾气也好,她心里放心不少。

过三书六礼时在门后偷看的事也做过。

谁知道拜完堂成完亲了,洞房花烛夜他才说自己一心修道,对成亲没兴趣。

既不会和她生儿育女,也不会和她携手白头。

反而要收拾好行囊,只等明天天一亮就上山修行。

太可笑了,既然不愿意娶妻,你下什么聘书又干什么把人迎回家?

纵使皇命难违,你自己不敢去抗争, 反倒把无关的人拉下水。

那皇子说:“吾本是不必娶亲的。”

是哈,皇帝让他俩成亲也不是为了他俩幸福快乐的。

云枝不是那种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女子, 相反她十分要强。

所以俩人三言两语就划清了界限,说是夫妻,还不如饭馆里坐在一张桌上吃饭的路人。

既然这位皇子对老婆没兴趣,她自己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挣钱不比给别人当老婆香吗?

云枝根本都懒得插手他们王府的事, 自己在外面置办了宅子,隔两三天回王府住一宿, 权当点卯上班。

剩下的时间她都用来挣钱了。

之前因为父亲是御史大夫,她做生意也怕闹得大了害父亲被弹劾,现在扯着皇子妃的名头用自己的嫁妆挣钱,钱都归她自己,有错自然归皇家。

打工人的究极理想就是为自己打工,云枝16岁就实现了梦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婆婆总催她生孩子。

婆婆是明帝后宫里没什么存在感的一个美人,自己身份低微,多年来能在宫里站稳脚跟纯粹是因为生了位皇子。

因为知道儿子是什么德行,这婆婆总劝云枝赶快生个孩子,以免儿子没了香火,老了没了依靠。

笑死,你儿子断情绝欲的功力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夫妻俩从成亲到现在也就拜堂的时候见过一面,一个在山上一个在京城,真生出来孩子了那才是出了大问题了。

云枝只把婆婆的话当成耳旁风。

嫁进皇家唯一不好的就是规矩忒多,云枝前两年还是很守规矩的,逢年过节该给丈夫送的礼一样也没落下——这位心向大道的皇子可能以为媳妇在婉转小意让他回家,不仅让仆人把礼物给还回来了,还让他带话把人教训了一通。

大意就是:我一心向大道,你不要总来烦我。当初结婚的时候都说好了的,你如果再来烦我我就把你休了。

云枝当着那带话仆人的面把东西都给丢出门了:“呸,当谁稀罕他,给狗扔根骨头狗还知道摇摇尾巴呢。”

仆人吓的冷汗直流,云枝借题发挥彻底搬到自己的小房子里,一心一意挣大钱。

等明帝凯旋回来,那都是五年后的事了。

他儿子已经成了上京城有名的道士,儿媳妇也赚得盆满钵满了。

忙着打架对这些一无所知的明帝:逆子啊。

他下旨勒令俩人都搬回王府住,还给了他们造人指标,让他俩一年内必须生个孩子。

云枝和皇子对坐在屋里炕桌上,一个噼里啪啦打算盘,一个一动不动打坐练功,连着十几天谁都没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