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2 / 2)

余慧看着气喘吁吁提着笼子跑来的小破孩,再看他手中笼子里那十几只所谓的麻鸡,余慧笑了。

好嘛,感情麻鸡就是鹌鹑啊,这个可以有的哟!

此去流放的一路上,自己私下里给鸡蛋给姑姑、表妹她们吃,在物资不丰,所有人日子都难过的时候,肯定会很显眼,毕竟那可是流放啊!比逃难还苦的流放啊!

可要是自己拿出这麻鸡蛋,额,是鹌鹑蛋的话,她完全可以说是自己路上找到的鸟蛋不是。

想到此,余慧小手一挥,果断手下。

等到下晌的时候,余慧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各色物资,心里成就感满满。

没有铜钱没事,余慧在里长跟族长一起的登记算账过后,直接掏出银子丢给这二位掌事的,让他们帮忙去分配结账,自己是当着全村的面给的银子,不怕他们赖账,而且这村子风气正,余慧也不认为他们会搞鬼。

至于这么多的东西怎么带回去?

众目睽睽之下,用空间是不可能用空间的,好在族长大气,大手一挥,派了村里四辆骡车,牛车、驴车,说帮自己送货上门。

余慧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点头应了,客套的跟李家村热情众人告别,坐上那位后生小哥的牛车,余慧就往城里回。

她准备让后生小哥他们,拉四车货物拉到接近城门外的地方,寻个僻静无人之地卸车,再找个借口打发走人,自己就能将其收入空间了。

一切也都按照自己计划进行着,虽然帮忙来赶车送货的八位年轻后生,心里也疑惑,自己为何要把东西卸在这荒凉无人的地方,不过在余慧说,一会跟自己约定好时辰的亲爹会来接她后,几人也就不再追问,跟她告辞离开。

待到余慧确信无人收东西的时候却蓦地发现,自己的东西又多了好些出来,仔细核对一看,心里明了。

感情,人家这是看在她把那些谢礼,赔礼都算了银钱后,在她上车回来时,李家村众人又暗中不动声色的,重新准备了一份礼物偷偷塞车上了啊。

真是一群可爱的人。

如今自己的空间,养殖区域里鸡鸭鹅鹌鹑,猪牛羊蜜蜂,那是样样齐全,还能成双成对配种的那种。

现成的鸡蛋,眼下自己都存了好几百,够吃好久了,而且空间里那二十几只正当下蛋的鸡还能继续增加份量,鸡蛋她是不会再缺的。

除此之外,余慧还把编了半天借口收到的那些小果苗,沿着小溪边种了一圈,异能催发长大挂果,想吃随手摘取就是,便是连剩下的种植区域,在自己回到客栈的时候,都被她给分别种下了蔬菜粮食瓜果。

至于枣枣身下,堆叠的圆滚木箱子,走过一遭李家村后,它们也增添了新成员,新成员的肚子里头也塞满了如,干枣啊,干木耳啊,干蘑菇啊,干花生啊,红黄黑绿芸豆啊,等等,等等……余慧是连大小不一的背篓、箩筐、簸箕都买了不少,真真是收获颇丰啊!

她超满足的!

第一世的时候,余慧初中学过一篇文叫木兰辞,里头写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余慧为了接下来马上的流放,从城外归来后,立即又进入到了紧张的疯狂嗨皮购当中。

除了每隔两三日,给牢房中姑姑他们再递点东西进去的同时,余慧把京都城东南西北都跑了个遍。

种子店再走一波,配齐上次欠缺的各色种子,上到药材,下到菜蔬,香料种子,余慧都采买一通,甚至想到路上很多时候菜蔬拿出来不方便,余慧还收集了很多的野菜、野果子的种子备用;

药材店是必去的,不管是防风寒的,跌打损伤的,速效救心的,还是治疗拉肚的,余慧也统统大买一气,不过是每样的份量要的不多就是,毕竟她身带修复的超级异能,啥病治不了,这就是个噱头遮掩用的,有就成了;

如今虽然是夏天,可再过不久,秋天就要到了,如果原身那残缺的记忆没有出错都的话,他们确定是要被流放极北的。

极北那如自己上辈子东北一样的苦寒之地,又没有后世那样的交通便利发达,他们怕是还没走到地,那里就已经是一片白色的海洋了。

余慧不放心,赶紧的缩在大小码头,在这里买了五大车的木炭,也没奢侈的买什么银霜炭啥的,就是普通的木炭,捡着那经烧且烟气小的买;

第25章

某个囤货狂在回程的时候, 见码头口还有那等水上人家,拖着长江中现打的鱼虾蟹在买,余慧也没嫌弃, 啥样的都捡鲜活的买了些,趁着无人,丢到了空间的环绕小河里养着, 到时候不仅空间里鸭子鹅能吃, 自己也能随吃随拿,路上还能冒充是打来的给姑姑他们改善伙食;

除此之外,八斤、十斤,十几斤的各色棉被,余慧小手一挥, 大大小小的买了它二十几床, 今年新的棉花没下来也没关系, 反正去年的旧棉花价格比新棉花便宜, 余慧捡着去年成色好的入手,一下就买空了人家一个店的储备,准备到了极北拿出来让姑姑做棉袄,倒是把店家乐坏了;

光是这些个, 就把自己手里剩下的几十两花了个一干二净, 结果她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买齐全。

余慧倒是没有动用兑换来的那些金银, 毕竟她前头去搞衣裳的时候,不是还收了杜禹安不少金银裸子么, 那些也够她花销一阵子的。

除此之外, 什么针头线脑的, 各色绣线彩线, 甚至是打络子的线, 余慧也采购了很多,这是为了姑姑准备的,等到了极北,这些就能给姑姑用,也免得她多思多想,毕竟在那里,大半年都不能出门呢;

除去这些,感觉余慧又去手艺好的裁缝铺子里,定了两个毛皮内卷的睡袋,又按照自家四口人的身量,用细棉布从里到脚的定做了八身衣裳,除了四套合适秋日穿的外,还有四套厚实的棉袄棉裤,这些个,等路上冷了的时候一定会用上的,为了以免到时候冷的突然,一时着急买不到,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余慧,早早就谋划置办了起来;

既然衣裳都有了,余慧又逛到鞋店,买了四双大小不一的厚底防雨防水的鹿皮靴子,以及一大包寻常百姓穿的粗麻布加厚千层底,遇到人进店里头出羊皮,余慧还一气买了八张,用了四张羊皮,定做了大小不一的四件羊皮褂子,这可是防寒的好东西,比披风斗篷要不惹眼多了,她也不要求美观,只要求合体;

最后离开的时候,余慧还去了趟城北的番人市场,买了人家行商住的,可供两三人休息的防雨毛毡帐篷,这个东西很当用,而且为了配合自己打造的户外取暖炉子,余慧还在帐篷一侧开了烟囱通气孔;

余慧卡着时间,尽早的把定做的铁炉子、小铁锅,还有各色农具一并小车都付了尾款取回来,又买了不少合用的雨具,比如油纸伞、油纸包、斗笠、蓑衣……

为了避风雨,在小车椅子后端,余慧甚至还花大价钱,请了篾匠,用油纸布跟结实的竹篾,编制了一顶可收索折叠的雨棚,平时不用的时候堆叠在车后座椅的背后,下雨要用了,直接一拉就能打开,不仅如此,规格还能完全罩住整个小车车,方便的很,那模样就像是民国时期,人力车后的折叠棚子一样。

除却这些,余慧还跑了很多家杂货铺,食盐是敞开了买,一买就是十来斤,足足屯了百十斤,白砂糖、冰糖、红糖、油、酱油、醋什么的,她也屯了几百斤,装了好些口装水的大水缸子,满满当当的,至于照明的蜡烛,余慧也买了一大包够用两三年的,灯油灯芯也买了不老少,更甚至是桐油,余慧也买了两百斤。

路过糕点糖果铺子,想到小表妹,余慧花了二十两的巨款,一气买了很多适合孩子吃,又经放的糖果糕点,这是一路上准备用来哄小表妹的。

除此之外,余慧还细心到,连路上花销银子不方便的事情都想到了。

趁着这些日子以来的陆续采买,但凡人家找还回来的铜钱儿,她一文也舍不得花用,全都用筐子装了留在空间里,不知不觉间,就装了一筐,就这余慧还嫌少,故意去生意好的小摊小贩那,购买巨大量的包子,馒头,大饼的时候,她还用银子兑换了两大框,整整五十两的量铜钱,这么多,该是足够他们一路用到极北了。

一番忙碌,查漏补缺,确信大头都采买齐全,余慧这才结束了连日来的嗨皮购,回到客栈就开始了埋头苦干。

她花了两吊钱儿,租借了客栈的小厨房,做了二十斤夹杂着核桃仁,黑芝麻,花生碎,瓜子仁等等好东西的油炒面;

还做了两百片方便面,装了好大一筐子;

熬了十几罐子的什么茱萸酱,牛肉酱,猪肉酱,收集起来的时候,又想到这客栈的酱菜乃是一绝,余慧也干脆掏了五两的银子,一气买了十几坛子,真是老大的一坛啊,每个都有十几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