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2 / 2)

就比如成功的搭上了虞山军屯屯长,这些日子正给虞山屯长家待嫁长女教导规矩的王夫人。

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日给屯长家姑娘上课的王夫人坐不住了,沉稳如她第一次走了神,当日的功课匆匆结束了不说,王夫人还特意请了个假,独自一人再次奔赴了先锋军找儿子去了。

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袍泽匆匆赶到校场来通知自己他娘找来, 此刻正在辕门外等候自己的时候,王瑀正在校场跟着袍泽们一起训练。

听袍泽说亲娘找自己找的急,王瑀丝毫没敢多耽搁, 出列跟校尉请了假后就匆匆往辕门处赶。

一路上王瑀焦急的不行,深一脚浅一脚飞奔的他,一路上都在胡思乱想。

他本以为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母亲才匆匆来寻自己, 结果等见了人,被母亲拉到辕门外一旁僻静处,亲耳听完了亲娘慈爱中带着喜气的一番念叨,王瑀傻了眼。

什么叫母亲她思来想去,不忍自己受相思之苦决定成全自己?

什么叫捡日子不如撞日子, 叫自己立刻请假出营跟着她上门去提亲?

不, 他不要!他没那个脸!

王瑀心中羞愧难当, 说话都变得吭吭哧哧的。

“娘, 当初您不是说不能牵连人家么?这么久来儿子也想通了,娘您说的都对,就我这样前路未知,身负血海深仇的人, 是不配拖累好姑娘, 不配谈未来的……娘, 您放心,这些儿子都懂!在大仇未报之前, 儿子绝不谈儿女情长。”

王瑀面上坚硬, 说的铿锵, 虽然想到那个人, 自己的心还是在微微的颤动, 说不想时,心还在不停的钝痛,可母亲曾经说的都对,自己身为乖儿子得听。

面对走进死胡同不开窍的儿子,王夫人也是心累。

以前她不同意,是那个小姑娘再好也不配上自己的儿子;

如今自己同意,那是因为这姑娘能折腾,若是她真如传言的那样,能折腾来钦差,真得了圣上赦免,那他们成了亲,这天大的恩赐就是他们王家的了!连带着他们王家的血海深仇,他们王家所有人的未来也就统统有了,这笨儿子也会跟着少走很多很多弯路,不比娶个世家官家嫡女差;

他怎么就不懂自己当娘的一番苦心呢?她这到底是为了谁?

眼下为了让傻儿子低头,她还不得不先低头。

“儿啊,以前是为娘短视了,又觉得你年龄尚小,不适合谈儿女情长才特意说了重话,其实娘的心里也是盼着你好的。如今你已长大,还升了官,成了军中书吏,眼看着也有了未来,有了养家的底气,为娘这才放了心,就想着……”

“娘,您什么都不用想了,儿子想的很明白,儿子再不奢求了,您放心,儿以后都会好好努力,努力上劲,力求平反,为父兄报仇。”

“不是,瑀儿,娘不是这个意思,娘是说……”

“娘,时辰也不早了,先锋军文职书吏也是要训练的,儿还有军务在身,就不多陪您了,您若是没什么事就赶紧回吧,免得路上危险。”

“不是,瑀儿,你回来,回来,娘的话还没说完,你给我回来……”

王瑀不想再听母亲的絮叨,忙就打发人转身离开,王夫人却不达目的不罢休,看着儿子转身就走,她忙伸手拉人,只可惜却是徒劳无功。

瞧着儿子头也不回的大踏步离开,再不给自己说话的机会,王夫人生生给气了个仰倒。

“真是欠了你的,上辈子欠了你的……”

王夫人咬牙切齿的呢喃念叨,面上表情不断变化,看着辕门内消失的背影,只觉得眼前的儿子生来就是来克自己的,简直是要气死她!

指甲把掌心掐出血的王夫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她看了看辕门内,又望了望河田军屯的方向,她咬咬牙,跺跺脚,心里终是有了决断。

于是次日一早,王夫人从自己屋内的炕沿下翻出一个小包袱,从里头取出一锭十两的银子踹怀里,打理好自己,提着个装了包糕点的包袱就出了门,准备出发去河田军屯。

河田军屯内。

自打那不知从哪里刮起的一阵风吹遍了清河堡大地,杜家的小院就格外热闹。

说来也是,流放那一年余慧都十三了,种出稻子被高狗劫掠的时候余慧十四,两年再过去,再过两月,余慧都是要及笄的大姑娘了。

先不说家里不缺吃穿用度,余慧自身的底子在这,虽国色天香说不上,但比起小家碧玉,余慧却漂亮的多,加上自身还有一门看病救命的手艺,再有这股她在杜家种出祥瑞,钦差不日抵达的妖风一刮,乖乖,杜家的门槛啊,都快要被媒婆给踏破了。

“有人在家吗?请问,有人在家吗?”

“杜家娘子?杜家娘子?”

清晨一大早上,余慧他们起来后,一家吃罢早饭,余慧跟姑姑还有小表妹才送走了姑父,回屋都来不及收捡炕桌上的碗筷呢,院门外就接连传来了好几道陌生声音,还此起彼伏的。

余谷雨娘三诧异,余慧与姑姑相视一眼,二人心里齐齐不解。

心道他们家最近也没啥喜事呀?

便是稻子的喜讯报了上去,姑姑、姑父他们能平反成为良民,这也得是等到钦差抵达极北考察后上报回京都才有的事了,那眼下这喜从何来?

余谷雨想了想,停下手里的动作,把收捡碗筷的事情交给侄女,自己却道:“慧儿,你把碗捡盆里,回头姑姑来洗,我先出门去看看。”

余慧心知,如今的河田军屯在罗大叔的张罗下很安全,不怕家里出事,便对外头的动静不以为然,点点头应了,领着小表妹一起干活,耳朵留心姑姑的动静,手上动作不慢。

这厢的余谷雨交代完侄女,一边脱围裙,一边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门外,余谷雨站在屋门口,视线越过院子,看向半人高的篱笆墙外。

只见外头一群穿红着绿,头戴粉花的妇人,余谷雨瞬间就明白了什么。

这样的情况,在侄女出落的亭亭玉立时,先前也来过几朝。

余谷雨下意识的先转头,朝着屋里忙碌的余慧喊了一声,叮嘱她放下活计赶紧回屋去呆着,自己这才迈步去开院门。

几乎是门一开,门外的人就纷纷涌了进来,你挤我,我推你,七手八脚,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