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2 / 2)

严澹:……

严澹心里本来想的是:如果小陶欠了百万内,他可以好心指路,让他去银行办理贷款,帮他申请比较划算的方式慢慢还,先把学上了,不耽搁时间。

然而这个数字……严澹觉得还是别问了,那不是他的阶层,不是他的领域,说不定还不应该知道。

哪怕严澹家那边……不行,和这位小友,还没熟到那种非万一不可的情况,毕竟当年自己不继承家业,选择了高校的工作,就再也没动过家里那边资源了。

严澹最后只是秉承着警惕和善心提醒:“偿还方式……没危险吧。”

他最担心的就是那种黑社会性质的高利贷,陶清风不得不从事违法行业。

虽然陶清风不懂这个时代的法律条款,但合同约束的正当性,从记忆里看,的确是有效的。于是陶清风说道:“我的工作,是正当的。”

严澹便不追问了。累不累压力大不大都不问,毕竟谁欠了一亿元会过得轻松呢?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陶清风要去偿还这么大的数额,肯定工作十分辛苦。但也只有如此。就算他怀疑小陶家有古籍善本流传——运气好,价值连城的古董,在国外拍卖说不定价值颇高——但是,古董都是国家的,这样操作是违法的。虽然他很同情小陶,但更不能引他做违法之事。

严澹心想,等以后更熟一点,力所能及地介绍一点华大人脉里的金融师给他吧——也只有操作资本的杠杆,是目下最合适帮到小陶的途经了。

严澹不问,陶清风却主动说:“其实,还不上也没关系。等十年,也可以。”

十年而已。这具身体十年过后,而立之年,也不算晚。

那时候陶清风还没意识到,原身体主人,已经在星辉待了七八年,然而那张合同,却是今年新签的,又签了十年。他还不知道,有一种叫做无限期续约的霸王条款。

所以如今陶清风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危机感,最坏的情况,十年就十年吧,老老实实拍戏、参加真人秀节目、上公司的培训课程……从记忆中情况来看,艺人的酬劳,还是不低的。虽然没有《归宁皇后》片酬的记忆,但是陶清风找到了从前拍摄几部影片的片酬记忆,依次是二十万、二十五万和三十万。

——虽然于艺人来说,这样的价格实在是十八线了。但在陶清风眼里,觉得也已经比普通人的收入高了许多,听苏寻说随着演技进步,资源变多,片酬还会涨,他一点一点努力,总会攒到的。

虽然这些钱都不知道去哪里了,陶清风以为是还藏在记忆白雾里,自己没想起来,也以为《归宁皇后》那边杀青后,会有一笔新的进项吧?

陶清风并不知道为了搭上这部片子,哪怕陶清是a省人,哪怕他戏份只有十五分钟,哪怕星辉公司作为投资方有话语权,都需要他自愿放弃片酬出演。否则哪里遇得上有熊子安、孟小丹和省厅顾问团的班底。更不知道那些钱的去向,并不是他想不起来,而是根本没有打到过陶清的账上。

那是陶清和星辉娱乐的一个秘密,一个黑暗的,葬送了身体原主人的秘密。

第22章 瑜亮的五倍

严澹看陶清风神色平和的样子,并没有多想。十年青春的确挺宝贵的,但如果是交换一亿这种天文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似乎也没有多少可抱怨的。最重要的是,这似乎并不太影响陶清风勤学的心态,顶多是没什么时间做深入的研究。但不要紧,沉淀十年,以后做研究的时间,多得是。年轻人,在社会里积攒些经验,无论走哪条路,都是好事。

严澹便没有纠结在这个问题上——尽管后来他无数次地后悔——而是聊起了那幅添加了许多上下文的刘敢辜语录体。

“小陶那天写的书法,断章连接的句子从何看来?”

陶清风一怔,那天之后,自己进组待在影视城,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看《本纪稿》和《通鉴稿》最后成书的情况,也没有时间去找那本他很感兴趣的《崇安三十六年间大事要录》。

他倒是曾经看沙洲指挥一堆助理,个个捧着平板查奏章格式,从而顺利学到了“上网查书”这项技能。

然而很快陶清风又意兴阑珊,因为他发现那个小方盒子连通的据说“世界上什么都有的”窗口,能查到是书籍多半是“扫描件”,很多古籍甚至根本没有,包括他感兴趣的那本《崇安三十六年间大事要录》。在沙洲助理们各种哀嚎的“臣妾们做不到”的背景音中,陶清风也没有找到《天胜本纪》和《大兴通鉴》的完整版——但他以为仅仅是“世界窗口”上面找不到,真正的图书馆,或者古老的书阁中,肯定是有的。

那天他听到严澹批评孟小丹不亲自翻找《历代通鉴语录体》的五百卷,便也去找了网络上的《历代通鉴语录体》,然而在线阅读的内容非常简陋,不足十分之一,唯一完整的还是个“20g”的扫描件,便明白了孟小丹的难处。

说到20g这种概念,由于点开“世界窗口”里各项目都很快速,陶清风便也以为很快能取得这份扫描件,没想到实在太大了,很久很久都没能下载完全。

陶清风去问苏寻为什么会这么慢时,对方一副“什么学习资料能有20g?小陶哥你下的是动作电影合集吧”的吐槽,让陶清风莫名其妙地汗毛直立,他又听不懂,觉得对方眼神说不出诡异,以为自己又说错了话,连忙转了话题揭过去了。由于速度实在太感人,最后也没能把那份资料下载,没核对成功。

今天听到严澹一说,陶清风呼吸一窒,暗道糟糕,心想难道就算那五百卷搜刮空了,其实也是不完全的记录?自己想当然地以大楚弘文局的《天胜本纪稿》和《大兴史鉴稿》原始材料补全。但实际上,那些材料,并没有流传到这个时代?

——严澹肯定要他说出处,他总不能说自己就是大楚的候补校书郎之一,当年专门整理前朝起居注,搜集资料,编撰前朝史书的吧。

陶清风心念电转,只有采取最无奈的一个办法——耍赖了。他装作努力地想了一阵,以无辜的眼神看着严澹:“其实我……我忘了。小时候,在一本旧书上看过,但是现在,找不到那本书了……”

这真是陶清风来到这个时代以来,想出的最没说服力的借口了。他没有放过严澹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失望之色,心理一阵愧疚:严老师,我甚至可以把大兴所有帝王没流传下来的《本纪》全文背给你听。但我又如何自处?如何解释?

严澹心中大呼可惜,他基本已经相信自己脑补里的:有善本存在。但已经找不到了。小陶记在脑子里的内容,虽然严澹想要无条件相信,那些成文也的确非常契合,但真正做起研究来,是断不能以此为凭的。

不过,既然真的有善本,说不定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并不需要弄清楚内容,只要确知“是存在过”这件事,就让严澹内心大慰,他反过来安慰陶清风:

“没关系,你记得,就很好。那么《体用论疏》上下文,也是你小时候看的么?”

陶清风赶紧顺着话里台阶下,点头道:“是啊。印象挺深刻的,一直记到了今天。可惜那些书恐怕找不到了。”

他那一瞬间,深刻体会了弘文局同僚们说的“孤篇难证”的遗憾:很多有价值的记载,由于是孤篇,查不到作者身份和成书情况,便难证真假,不能被编入正史。

而如今,他便是那个“孤篇”。在一千年后,只有他一人,来自古老的时空中。视线渐渐模糊,陶清风赶紧低头,屏住呼吸,把那股心中酸楚压下去,以免眼眶发红露出端倪。

严澹点头,没穷究追问了。他发现陶清风神思有郁,心想好不容易吃顿饭交流,本来该是愉快之事,却惹得小陶因为找不到书而内疚,就得不偿失了。

严澹在知道了陶清风现状后,在惋惜之余,也觉得此人值得一交。既是交友,最重要的还是开心。于是严澹打开手机上备忘录,写了一些东西,推给陶清风,笑道:“不说那些了。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学术界值得把玩的东西——多得是。”

陶清风抬头,望着那轻松的笑容,内心忽然一窒:模糊的视线还未完全转清晰,那一瞬间,他依稀看到,隔了千年的时空,燕澹生在朝着他,露出了愉快的微笑。

陶清风赶忙低头,顺着严澹手机上移开的修长手指,镇定下来,将备忘录里的句子收入眼底,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是著名的经学五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这逐渐占据学术界的统治地位,发生了不少的纠纷。其中最出名的,有五项。

陶清风看着那些熟悉的辩题,笑问:“怎么玩?”

严澹招呼服务员,取了一沓便签纸和两支笔,给两人各揭了五张,道:“借东风的玩法。”

借东风是三国时的典故,赤壁一战前夕,诸葛亮和周瑜商讨进攻曹军的计策,两人各在手中写了一个“火”字,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经学五争,每个论题都绵延千年,无高下之分,仅是不同的研究流派。严澹的意思,就是两人各写下每个经学之争,自己所站之立场,拥护之主张,不知有没有瑜亮的默契度。

严澹和陶清风相视一笑,各自提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摊开,排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