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2 / 2)
杨铭跟她握了握,也微笑着:“再有事情我会联系你。”
李薇点头:“任何时候。”
见那宝马走远后,女助理才说:“真想不到,杨总年纪最多三十的样,就能做这么大的生意,太少见了”
李薇心情好:“不要总是跟最顶尖的比,你会失望的。”
“跟领导学习就对了”女助理懂得说话。
“嘴甜,去工作吧。”李薇笑着,然后看看手里头的名片,风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杨铭,董事长兼总经理。
接下来便是正事。
注册的公司要准备操作,交叉控股是必然的,离岸公司、国内公司、个人,持股比例5:3:2,作为资深会计师,杨铭这里面有深层考虑。
当然三言两语说不明白,只需要知道国际化路上,他打理好了根基,然后就是企业基本人事结构的建立。
公司最重要的是研发部,研发总监和必要的技术岗位,全都委托猎头公司,不在乎价格,但必须要精锐。
公司其他的部门一两年内都可有可无,最多配备一个出纳就够了但是这家注册中的“诺斯兰生物公司”,好歹资本五千万。
公司只有两个人的话,未免就有点丢脸了。所以杨铭还是决定认真装点门面,网络和人才市场都公开了招聘。
杨铭是个老手了,公司的基础人员三两下子确定:先把把最基础的财务、采购两个部门建立起来,计划五人。
然后安排一个前台招待的,人事部也要一个,再给自己招个秘书,接接电话、整整文件之类的,最终日常工作人数加上保安和扫地阿姨,计划十个。
公司地址位于高新区,周围都是各种类型的企业,杨铭豪气的租了一栋三层的办公楼,独门独户的单独挂一个公司牌子,倍有面子
办公楼已经装修过,只需要购买基本设备加上一些休闲娱乐的布置,只用了三天时间,虽然小但五脏俱全了,第四天杨铭就开始招聘工作。
虽然没有当过hr,但看人多少还是会一点的,企业混了那么多年,谁有本事、谁喜欢划水,试用期内都能够看清。
要求有经验、看顺眼,如果过去有成绩的再加分,然后就是:“后天来报道吧,试用期两个月,下一个。”
进来一位女士,职业西装黑框眼镜,坐下后便说:“领导您好我叫方菲,应聘秘书职位”
“之前做过什么擅长什么”杨铭懒得看简历。
方菲端正姿态:“我擅长的很多,当过财务经理助理,会看报表,查账,文员的工作也会,操作电脑收快递”
杨铭听着她的自述,再看看她人,个不高略显肉乎,听说是川妹子,说话做事倒是透露出一股麻利劲儿。
“会炒菜吗”杨铭突然插嘴。
“会咧”妹子笑。
杨铭也笑,然后她才意识到自己说太多了:“不好意思领导。”
“有什么不好意思,现在社会这么全能的姑娘很少了,正好适合岗位,你要做就是帮我处理琐碎的事情,接电话,我不在的时候监工,ok”
“我可以胜任”方菲自信。
杨铭手指外面:“外面是你的办公区,目前公司还在布置,有点乱。”
“我可以帮忙安排一下,我知道一点家居设计。”
“很好”杨铭省心了。
再两天后,杨铭计划的十名员工全部到齐。
新员工们正在参观,公司人员规模很小,但竟然三层独栋,还超级舍得花钱,打卡设备都是刷脸的每个员工的办公区都很宽敞,办公电脑全是高配的
熟悉电脑的查看一下,一万多一台呢还有专门的娱乐室,玩玩桌球、泡杯茶什么的都有,正在装修的吧台让男人们脸上都挂着憧憬
还有从三楼上蜿蜒下来的“管道”,这是懒得下楼梯的替代品吗虽然还是雏形,但大家参观后心里都有数了,老板会玩。
“我还以为只有在苹果谷歌那些土豪公司,才能这么玩的。”他们也忍不住讨论起来,这简直是网上别人家的公司啊
“听说老板很年轻,很有钱。”女人相对八卦。
“谁知道公司到底干什么的啊”
“咳咳杨总要你们来会议室开会”总经理秘书方菲到场。
他们便停下了交谈,集中到一起。
穿着白衬衫,很是意气蓬发的杨铭,目光环视大家,然后压压手示意:“随便找地方坐下,今天就是我们所有员工的会议。”
大家纷纷坐下,杨铭继续说:“你们也看到了,公司目前在起步,人员规模上有点少,但该有的待遇不会差。”
“公司是研究型企业,对其余部门要求不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该有的水准,朝九晚六,中午休息一个小时。”
杨铭说了一些注意事项,没有什么鼓舞口号之类的,他很清楚新员工对于新公司一切陌生,就别谈什么信仰了。
工资才是最主要的,只要工资让人满意了,其它什么热情、努力的,都可以激发出来。
同样是员工走来的杨铭,没有半点废话和鸡汤,也不会瞎搞什么企业文化企业都没起来,搞个毛的文化
千言万语都不如这一句:“今晚海鲜大酒店我请客”
s:求票
第011章 老板很猛
公司行政部分正式运作。
然而真正的重点是研究部门,无论是人员素质还是办公环境,要求都是最高的,杨铭在这方面的投资预算,是没有上限的
研发总监业内平均年薪五十万他可以开到两三百万实验室最少投入三百万五六百万的预算就等着花呢
技术部分他不介意多出钱,甚至为了把关,还临时聘请高校的专业人士,帮自己面试审核
专业人士把关,高端猎头企业挑选,高额薪资奖励杨铭摆明了态度,要找就找最好的。
终于在月份过去大半的时候,猎头在千千万万的人才海洋中,找到了符合杨铭要求的研发人才。
赵明华,留学博士,曾在国外制药企业任职,后投入国内仿制药领域,专门攻克西方专利药壁垒,有着不错的药品上市成绩。
猎头公司便着手安排见面,赵明华准点到场,中年有点秃,西装提个包,戴副眼镜一板一眼,很有搞研究的气质。
他自我介绍也很有底气:“在仿制药上带领过三个团队,五项药物上市发售;同时我还有原研药的工作经验,在国内算是顶尖的批次。”
杨铭问:“之前为什么跳槽”
赵明华回答:“我已经完成了主要项目,交付了所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