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634

分节阅读 63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也立刻有人反驳,这些个老爷们树大根深,秦林对付少师府一家都已焦头烂额费尽心力,还能对付另外许多

话音未落,又一乘轿子从城北王家抬了过来,看看扶轿杠的竟是王家老太爷身边最得力的那老苍头,众人齐齐把舌头一吐:这轿子里的,必定是曾任宣大总督右都御史兵部尚书的三朝老臣、九边重帅王崇古了

果不其然,轿帘一掀,王崇古须眉皓然,虽然没像马自励那样诚惶诚恐的整理衣冠,却也是叫管家通名报姓,然后自己走了进去。

请客的主人秦林,莫说降阶相迎,到这时候连脸都没有露一面

蒲州人的稀奇还没看完,兵部尚书太子太师杨博的儿子杨俊民,巨富沈家的当代家主沈鑫,都前后脚的赶到秦家,而且那副患得患失的样子,和前面的马自励相差无几。

好在有王崇古这尊大神顶在前头,众人到这里也见惯不惊了,等四位大佬都走进秦林府邸,那扇镶铜铆钉的大门徐徐关闭,看热闹的人们齐刷刷把舌头一吐:秦长官到底有什么本事,让这些轻易不动的大佬都聚到他这里来

“再通西域,重开丝绸之路”正厅之上,秦林手指身后的巨幅地图,一句话掷地有声。

尽管早已从请帖书信上了解到大体内容,王崇古、马自励、杨俊民、沈鑫都还是觉得这句话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声音在花厅中回荡,耳膜嗡嗡作响。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在汉唐时代,丝绸之路是一条铺满黄金的央央大道,它的辉煌为汉唐文明增添了瑰丽的色彩,长安城有胡姬当炉卖酒,而罗马皇帝也以身穿中国丝绸长袍而自豪。

对于沿途,特别是关中山西一带的商人来说,这条商路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财富

可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由关中、河洛,逐渐向东南沿海转移,同时由于西夏、辽朝、金朝相继而起,这条路就不能保持畅通了,慢慢的没落下来,被从泉州广州出发,经南洋抵达波斯湾和红海沿岸的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元朝时候,丝绸之路曾经有过短暂的复兴,因为蒙古帝国陆上称雄,最盛时几乎统一了除西欧之外的整块亚欧大陆,丝绸之路尽数在版图之中,而蒙古帝国的海上力量就稀松平常,远不如宋代那么辉煌,所以东西方贸易的重心又从海洋转回,至少是部分的转回陆地。

到了元朝中期,因为汗位之争,四大汗国逐渐不服从元朝皇帝,路上丝绸之路再度陷入混乱而衰落,明朝建立之后哈密卫等处陆续失陷,力量收缩回嘉峪关以内,丝绸之路更是此路不通,贸易完全由海运承担,特别是郑和下西洋建立起了完整的南阳朝贡体系,力量最远达到红海沿岸。

可时移势易,如今的南洋已成西洋人的天下,朝廷还暂时没有力量去对付他们,至少在远海不行,那么,何不把陆上丝绸之路重新利用起来,哪怕承担一小部分商贸往来,也比马六甲握于西洋人之手,远洋海贸尽数受制于人来的好些

何况秦林此时抛出计划,里头还含着一层深意

四家大佬互相看了看,还是辈分最尊的王崇古先开口:“秦将军美意,我等自是求之不得,只不知秦将军有何手段,能重开丝绸之路”未完待续

第一卷荆湖夏风914章坑了这个坑那个

王崇古话一出口,马自励、杨俊民、沈鑫都眼巴巴的盯着秦林,似乎要从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晋商晋商,首先是大商人,其次才是大官僚、大地主。

明中期以后商贸逐渐兴盛,用后世泛滥成灾的说法,乃是“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田租所获的利益即使极尽盘剥,泥腿子身上能刮出几两油远不如行商那么日进斗金嘛晋商豪门的收入有大部分来自行商,租税所得只是小头。

至于做官,光耀门庭、庇护家族,更大程度上是替他们的商业活动保驾护航、开拓局面,比如晋商希望和蒙古诸部开边贸互市,王崇古就竭力支持张居正推动俺答封贡。

无奸不商,在座的四位晋商大佬没一个不是老奸巨猾之辈,他们最清楚丝绸之路四个字的分量那就是金山银海

重开丝绸之路可能获得的利益,真是难以想象,就算白痴都知道,通过丝绸之路,和盛产羊毛、宝石的中亚,人口众多的印度,富饶的波斯和鲁密国贸易往来,丰厚的利润绝对会让人头晕目眩

所以一旦听说秦林有重开丝绸之路的计划,哪怕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渺茫到只有百分之一,关中三晋豪门的四位大佬就要放下手头的任何事情,毫不迟疑的赶来会面。

此时此刻,他们投向秦林的眼神,怀疑与热切交织,既有些不敢相信,又盼望他说的实话,能拿出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秦林微微一笑,晋商家主们有这种反应,早在他意料之中。

他想替关中三晋的父老乡亲,想替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真正做点事情,之所以重开丝绸之路,也有他的想法。

晋商的确干了不少坏事儿,历史上造成明朝覆亡华夏沦陷悲剧的两大势力。都和他们有着密切关系:关中流民四起,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如火如荼,逼得崇祯吊死煤山,固然有朝廷政策不当,可晋商大地主的盘剥也是激发民变的重要原因;建奴起初被堵在关外,明朝的封锁让他们缺粮少衣兵器匮乏,又是晋商走私违禁战略物资

不过,晋商天生就是汉奸叛徒卖国贼吗是不是别处的巨商就是老老实实做生意。唯独晋商喜欢卖国

这倒也未必。

十六世纪的商业环境,说实话不咋的,要么官商勾结,要么刀头舔血,甚至两者兼而有之,从五峰海商到后来的郑芝龙郑成功,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你能想象一群纯粹的商人能跑到日本割地称王,另一群商人可以打跑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军至于同时代的西方。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正在给海盗船批发私掠证,以大不列颠的名义进行合法抢劫呢

为什么独独明末的晋商,几乎作为一个整体背叛了大明。背叛了我们这个民族秦林就寻思,也许是根子出在封闭的地理位置上。

史上任何一个利益集团,都有发展壮大的内生需求,在东南沿海,这个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辽阔的海洋、日本高丽、南洋千岛万国和更远的国度,几乎可以无限制的扩张下去,直到与西方殖民者碰撞斗争形成平衡。

但在山西关中的晋商集团这里,就遇到了难题。西进是荒废的丝绸之路,北上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