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 / 2)
过了年,女儿又大一岁了,这两年已经有人拐弯抹角的向过四奶奶打探过,四奶奶一概以女儿还小就打发过去了。但是这婚事,早晚是要结的。四奶奶和李光沛昨天晚上还说起过这件事情。
李光沛对四心事不以为然:“孩子还小呢,操这么早的心干什么那些人再上门来你也不要理会就是了。”
“你看你说的。”四奶奶和他的意见不同:“这婚事又不是做买卖。两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三五天就办成事了。好女婿可不好找。一要看本人怎么样,二要看他家里头日子好过不好过。那出色的,一早儿就让人盯上定下了。你现在不急,到了女儿该出嫁的年纪,你就现抓瞎吧。”
李光沛有些疑惑:“不会的吧”
“怎么不会”四奶奶扭了他一把,李光沛低声求饶:“好夫人,轻点儿。女儿的事情我自然上心,只不过,你想寻个什么样的女婿。你得先和我说一声啊。”
四奶奶扳着手指数给他听:“首先这人品得好,贪花好色的可成。得有真才实干,不拘是做官、经商,总得能撑起一个家。养活老婆妻儿。”
“说得是。人品才干都很要紧。人品不好的那绝不能要。只要有本事,哪怕家里穷得要命啊,自己也能挣下来一份儿家业。”
“这生得也不能太丑了。”
“对。这是应该的。”
“还有就是他家里了。人口太多的不行,人多必然是非也多,争产夺利的婆婆也很要紧,要是遇着个刻薄恶毒的婆婆,那日子可过不好还不能嫁得太远,人离乡贱。更何况是嫁进别人家里。要是离得近些,受了委屈也好找娘家人哭诉求助。要是离得远了。吃了亏也只能自己忍着啊。”
李光沛也紧张起来:“这么说起来,还真得提前打听预备了,要不到时候现找可难保能找个方方面面都周全的。”
四奶奶嗯了一声,枕着胳膊静静的想心事,李光沛怕她明天起来又说膀子疼,替她把被子朝上拉一拉:“别琢磨了,快睡吧。实在不行,隔壁好几个儿子,咱们招一个来当上门女婿吧。”
四奶奶纵然满肚子事儿,也让他给逗乐了:“去你的。你当是买菜呢还想把人家的儿子挑挑拣拣”
“这不是知根知底么。”李光沛也是开玩笑:“要是真和周家结了亲,那周大奶奶不就是成了咱闺女的婆婆了她的脾性你可是最了解不过了,不怕她对咱闺女不好。这离得也够近,他们家要敢怠慢咱闺女,隔着墙喊一声咱们就知道了。”
“去,净胡说。”
虽然话岔开了,可是四奶奶却从此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姑娘要嫁人,那是一辈子的头等大事,万万马虎不得。
周家几个小子虽然是四奶奶看着长大的,人品脾气都放心,可是看邻家小子和看女婿,那标准可不一样。
周家几个小子,小的不说,大的还行。
可是要做女婿的话,还是欠了点儿。
时间过得真快,似乎昨天还是抱在怀里的小小囡,一转眼就长大了,要不了几年年,就要议亲、出嫁
小时候总盼他们快长大,可是现在一想到长大了他们就要离开身旁,却当真舍不得。
四奶奶摸了摸自己的脸,孩子都大了,她也老了。
又林她们俩原来和石琼玉说好了,元宵节时约着一起去镇上看花灯,可是那天石琼玉失约了。周榭第二天来找又林:“石琼玉病了。”
“病了”
“是啊,听说是着了风寒。”周榭有些不懂:“她以前不是住在京城的吗都说京城冷,咱们这儿比京城那应该是暖和的,她怎么倒病了”
又林眨眨眼:“人家那里冷,可是家家屋里都烧炕啊,一到咱们这儿来,冷清清的,自然住不惯。”
周榭替她可惜:“那么好的花灯,偏偏她病了没看见。这还是她头一次在于江过元宵节吧就错过了。”
“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啊。”又林说:“她病的重不重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她”
“我就想和你说这件事呢,空手去不好,我想带点吃的,又不知道她服什么药,万一冲着就不好了。”
“我看不用带吃的,她也肯定不缺一口吃的。要我说啊,你窗子外面的腊梅开得正好,又香又美,折一枝腊梅给她带去吧。她病了只能闷在屋里,说不定腊梅花也要错过了,你给她送去让她看看也是好的。”
周榭眼一亮:“这主意好。不过,光拿花吗”
“再拿本书让她躺床上的辰光也好打发些。”
书也挑好了,花也折好了,四奶奶做主,说还没出正月,让她们带些了年糕和茶果过去。
第四十章 茶盏
石琼玉卧病在床,连元宵节也不得出门,本来就闷得够呛。在于江老家她熟识的人不多,唯二两个就是周榭和李又林。周榭很温厚,又林很聪明,石琼玉也就跟她们俩还谈得来。
但是,即使是和她们,也是有好些话是不能说的。
又林和周榭进门的时候,石琼玉已经知道她们来了,重新梳了头,衣裳他换了一件。屋里门窗紧闭,点了两个炭盆,一进门就一股热浪扑面。
“哎哟,你这屋里好热。”
周榭和又林刚从屋外进来,都差点让这热浪撅一个跟斗。
“今天这么冷,你们还特意过来看我。”石琼玉格外高兴:“把斗篷解了吧,我娘怕我病加重,特意让人多点了一个炭盆,我也觉得热呢,让她们撤一个下去。”
撤了一个炭盆总算是比刚才好多了。又林脱了外面的斗篷,里面穿的是一件鱼鳞领的红色小袄,滚着粉蓝的细缎子边,十分俏丽。因为天气渐冷,也不大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