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节(2 / 2)

农家小辣妻 问宁 5345 字 2019-06-17

“还请公子为咱们这些老老少少做主啊!”

“老丈起来说话。”

事情和夏花说的差不多,瑾俞喝汤吃饭,端木青提笔记下了那村长说的,等到瑾俞吃饱了,那村长也说的差不多了。

☆、第一千六十八章请愿书

端木青用的是白缎面写的,从头到尾重复了一遍后,在村长点头说没错后,他示意那村长签下自己的名。

村长也没有犹豫,经过刚刚那一通叙述,端木青随手就能拿出笔墨来记载,他大体猜测到自己之前的判断有误,眼前这两个人是了查案的,根本不是什么纨绔子弟胡闹着来打猎的。

识得字不多,但自己的名字村长还是能写的,工工整整的写下后,还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来按了手印作证。

“二位贵人若是不嫌老朽这破屋简陋,可去厢房歇一会儿,待老朽去把乡亲们找了,让他们都来作证,在这请愿书上印下手印。”

“老丈说笑了,这跑了大半天的马,我正累着,歇一歇也无妨。”

没想到这村长那么有主意,他说的正是瑾俞想做的事,现在由那村长出面去说,会让村民更加信服。

夫妻俩去了厢房,村长媳妇特意拿了崭新的被褥换上,瑾俞自然不是真的要睡下,这陌生地方她也没有那么心大的去睡。

“不是累了吗?”端木青打量了一下屋里,虽然简陋,但收拾的还算整洁,瑾俞若是累了他可以守着让她睡一会儿。

“不累。”话是那么说,让已经往端木青身上靠去,炎炎夏日的暑气,这会儿也不觉得怎么样了,“木子,你说,那些人会来吗?”

“来不来都没关系,这事的背后肯定还要隐情,那县令恐怕被人利用了。”

“怎么说?”瑾俞问。

“我觉得你县令好像不知道具体送给我们手里的卷宗写了什么。或者说,那卷宗在离开林家望手里后,就被人换掉了。”

这是端木青的推测。

依照那林家望耽误贪婪,指定已经和付家同流合污许久了,不说要把付家奉为座上宾,拿人手短,怎么也要为付家排忧解难,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自己揭发自己。

“这么说背后有人看不惯付家的所作所为,这次特意借了林家望的手,才给我们送的这份密宗。而那林家望,完全不知道内情?”

“对。那接触的林家望公务的人少之又少,我已经让人去查了。”端木青轻轻地把瑾俞捞进怀里,安抚地拍拍她的背,“这里不行的话,就用那铁牛的案子入手,只要有切入口,这事就能连根拔起。”

“嗯!我相信你。”

附在那宽厚的胸膛上,听着耳边有节奏的心跳声,瑾俞知道这就是她的依靠,不论什么事,只要有端木青在,似乎都很简单一样。

“别说话,靠着我,闭目养神。”

瑾俞忍不住嘴角上扬,这人就是不会甜言蜜语,要是会说话的人,这时候肯定说几句好听的哄她开心了。

“嗯!”

但不会花言巧语有不会的好处,只要端木青在身边,瑾俞就觉得莫名踏实。

本来是不想睡的,只等着那村长带消息回来,没想到端木青的怀抱太舒服了,瑾俞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了过去。

要不是外面说话的声音有点大,蒲扇扇来的徐徐清风,就能把瑾俞哄得继续。

“醒了?”

瑾俞一动,端木青就感觉到了。

“嗯!”瑾俞往他怀里钻了钻,还有点不太清醒,“那些人来很久了吗?”

“才到。”端木青被瑾俞钻得血气翻滚,托起她的下巴,轻轻啄了两下,才把人扶正,“我把水拿来,你洗把脸再出去看看。”

瑾俞晕晕乎乎的看着端木青出去又进来,满心的甜蜜,那柔得出水的双眸把端木青看得心神荡漾,好一会儿才把持住自己,唆了她几下才善罢甘休。

见端木青逃也似的离开屋里,瑾俞无声地笑了,用自己的帕子洗了把脸清醒过来,这才出了屋子。

村里大半的人都被村长找来了,大家把端木青围在中间说话,上百号人才发出之前那么点动静,瑾俞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刚刚是收敛了。

接下来的事情由端木青应付就行,那些人看得出来都是怀揣着愤慨来的,按了手印后也没有走,大概还在等给个确定的话。

“有七家的田地自愿卖给了付家,我没有通知他们过来,这些乡亲们也都是暗地里来的,贵人看,这样可以吗?”

还有几个平常就追捧付家的人,村长也没有敢让他们知道,这事村长不好说出来,心下有些忐忑,搓着手,村长带着讨好的道。

“老丈做得很好,在没有出结果之前,我希望你们可以管住自己的嘴。我的人现在还没有到,这消息若是传出去被付家人听到的话,就怕他们会做什么对你们不利的事。”

村长的话端木青知道是什么意思,一切都是悄摸的进行,他可以保护几个人,但这村里分散的几十个,自然是不能了。

一再保证不会泄露秘密,大家这才心头揣着热火一样的离开,很快就能有希望过上好日子了,各自保守好秘密也不是不行,现在只等一举把付家这个毒瘤连根拔起,换他们一个清明的家园来。

……

有了梨花村的好开头,接下来几天,瑾俞和端木青跑地几个村子,都由那梨花村的村长带着去走访的。

也没有特意说什么,问话什么都由瑾俞开口问的,插科打诨的话里无非都是闲话家常,又不是上来就直截了当说牛头山的事,大家对笑容亲切的瑾俞也没有什么防备。

又有梨花村的村长在,他们也熟悉,村民也没有多少顾忌,言语中大多都在抱怨风调雨顺的年月,没有田地可种,秋收的税赋不知道怎么交等等。

暗自走访了五天,瑾俞他们已经掌握了不少付家为非作歹的证据,同时也拿到了附近四个村庄的村民请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