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2 / 2)

事实上他在这段时间里收到的拜帖确实不少,且就算他呆在天师监中也有不少络绎不绝的登殿拜访,想要与他联姻。

这些拜帖全部被他婉拒。

联姻是达成政治、外交、财力等事物上,最快速、简单、有力的手段,但糜荏不喜欢。他只是来这里做个任务,成功最好失败也没有关系,没必要搭上自己的身心。

喜欢上荀彧,则是完全不可控制的意外。

糜荏轻挑眉尾。

他看着荀爽,心中有了些许怀疑。

若是别人也就算了,荀爽绝非关心晚辈后院的人。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从前只关心国家大势,即便是在认同他、将他当成晚辈之后,也从未想过要为他做媒,将族中姑娘嫁给他维持家族利益。

没道理这会人都要离开京洛了,忽然就想起这事,甚至还在他登门拜访时急吼吼地提起这事。

是真心实意想要与他联姻,还是出于某种意图的试探?

糜荏敛眸。他沉吟片刻,道:不知您所说的几位姑娘,如今身在何处?

荀爽面上愈显窘态:呃,她们目前,尚在颍川家乡

想要与他联姻的姑娘并不在此处,而远在颍川,短时间内都看不到人。即便荀爽作为长辈,这种行为未免也太过失礼敷衍。

他审视着面前这位老人。但见荀爽已然失神,甚至没有意识道自己的嘴唇微微颤动了一下,才发现老人的注意力正聚集在门外。

他循着荀爽的目光看了过去,然后看见外头等候的荀彧等人。

背光之下,他看不清荀彧面上的表情,但已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

荀爽的真正意图并不是想要与他联姻,而是在为荀彧试探他。倘若他的回答不是他们想要听到的答案,那接下来的路可能就有点难走。

这个世道,两个男人相爱相守一点都不容易。难得遇上会为晚辈试探别人的开明长辈,他又岂会糟蹋这点好意?

不过,荀爽又为何要为文若试探自己呢?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说,文若因为某些事情,无奈向荀爽坦白?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有点意思。

糜荏没有深究下去,他给了荀爽想要听到的答案:多谢伯父的美意,不过请恕

晚辈无福消受。

荀爽回过神来,诧异地瞧着糜荏:子苏的意思是

糜荏却没有收回目光。他依旧注视着门外的荀彧,唇角微翘,勾勒出一个温柔缱绻的笑。

他一字字道:晚辈不打算成婚,晚辈亦有心悦之人。

荀爽心下若有所觉,忍不住急切道:子苏心悦之人,可是

伯父,糜荏回首认真道,正是您所想之人。

荀爽满面震色。

他先前还在烦恼,倘若糜荏无情、文若那孩子又死心眼地单相思一辈子,这该如何是好。这会听到糜荏竟给了他根本不曾想过的答案,一时间竟完全呆了!

他甚至被震惊地连话都说不清楚了:你,你,他你们?

糜荏起身走到荀爽面前,对着他行了一个叩首之礼。

荀爽大惊。他忙弯腰扶起糜荏:子苏你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

伯父,我曾听文若说他早年失父,从记事起时便跟随您读书习字,从情理上来说您就相当于他的父亲。

糜荏面色肃穆庄重,我可以对您做出承诺。

我此一生,不管前路艰难险阻,定不负文若!

荀爽良久失声。

半晌才深吸一口气,颤声道:你,你们什么时候?

糜荏摇头:伯父,晚辈与文若并未互通心意,一直以来都只是晚辈心悦文若而已。

不过晚辈心想,您既然这般试探于我,定是文若对您说了什么。他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必藏着掖着,干脆向您坦白。

荀爽哑然。

他完全没有想到糜荏如此聪明,这样都能看出一点端倪。更没想到自己这一举动,反而给了糜荏一个机会。

糜荏郑重道:我知道,无论我说什么都无法消除您的怀疑,那您便看着我,看着我为此所做的一切,让时间来证明。

荀爽听着他的话,知道这个人是认真的,良久无言。

虽然相处时间不久,他却很明白糜荏绝不是那种会说大话的人。他要么不说话,所承诺之事必能做到。

只是一生何其漫长,谁能永远铭记少年时的怦然心动,谁又能保证一个人的心意能隽永不变?

可怜红颜总薄命,负心薄幸锦衣郎。

荀爽叹道:不是伯父不相信你,而是哎

糜荏:我明白伯父在顾虑什么。

在外人看来,文若效力于我,是我麾下得力干将。若是被他们知道我对文若的感情,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文若的怀疑、鄙弃、唾骂就像当初我刚入京洛那般。

是以短期之内,我并不会将此事公布于众。等到将来世人都看到他的能力,我或许才会考虑这件事。

我知道这段感情在不少人看来或许不容于世,但晚辈有信心走下去。

糜荏说这些话之时,目光不闪不避地与荀爽对视,满是坦荡。

荀爽感觉自己似乎有些被说服了。

不管世人如何看待,至少这个人在这个时候,是真的为文若考虑彻底了。

他心情复杂,最终长叹口气:罢了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的事,我不会再过问。

多谢伯父,糜荏终于扬起一缕笑容,还请伯父莫要将我们的谈话告知文若。

他微笑道,我想亲口同他说。

两人至此结束谈话。

他们走出去时,荀表等人都用着疑惑表情打量着两人,似在好奇怎么说着说着糜荏就给荀爽跪下来了。

见糜荏坦然无视了众人的眼神,自己又迎着荀彧眼巴巴的表情,荀爽心虚地掳了把胡子。

屋外午后阳光和煦,正是不冷不热的好时候。

不想坐马车,糜荏打发了马夫,回身对荀彧点了点头,文若陪我走走罢。

荀彧自然应下。

荀表等人习以为常地目送两人离去,唯独荀爽瞧着他们的背影,微微发怔。

其实还挺般配的。

荀府与糜府距离不大远,只隔着两条较为繁华的街道。走的快些一刻时长能到,慢些也不过再加半刻时间。

两人迎着阳光与秋风,并肩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