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养包子 第245节(2 / 2)

又见令妃如今情况的确不大好,便只安慰了几句,就匆忙将人领着出宫去了,只直接带回府上自己用。

到了公主府大门前,才猛然想起自己忘记跟母妃提与谢淳风已经和离的事情了。

不免是有些懊恼,眼看着那俩细皮嫩肉的小面首,心道真真是男颜祸水,让自己将正经事情都忘记了。

然她刚踏进公主府,就有心腹侍女上前道:“公主殿下,宫中如今怎样?”

这话?让李蓉有些摸不着头脑,心想难道父皇怀疑母妃了?不过看了看身后的两个小子,心说没事,人自己已经带出宫了。

便道:“暂且没事,只是母妃贵体欠安,你去准备些大补药材,与她送去。”

那心腹丫鬟叹了口气,“想来娘娘眼下必然是十分难过的。”公主也是的,怎么不多在宫里陪陪令妃娘娘?

李蓉却想难过肯定是难过,往后母妃那宫里就只剩下那些假太监了。往后午夜梦回之时,枕边空荡荡的,孤枕难眠啊。

于是叹了口气,“不妨事,等过一阵子风声过了,我再给母妃送两个温柔些的去替我孝敬母妃。”

心腹丫鬟颔首,“如今二殿下那边没来人,也不知是什么打算?”

李蓉越发绝对这话不对劲了,母妃的事情若真被揭穿了,自己怎么可能如此顺利将那俩‘小太监’从宫里带出来?而且皇兄也不知道自己给母妃送人的事情啊?

于是终于问了一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心腹丫鬟摇头,“没什么事情,不过镇南王只怕已经快回城里了,听说那府邸已经早有内务府那边去将牌匾换了。”

“镇南王?哪里来的?”她可不曾记得,这宗室里可有这么一位镇南王。

这下换她的心腹侍女震惊了,“自然是三殿下,听说圣旨才下了没多久,便有那见风使舵之人,有亲自去皇陵接他的,也有直接往柯相府去的。”

李蓉愣住了,以为自己的耳朵得了什么毛病,出了幻听。“你说什么?李琮被赦免了?”而且还被册封为王爷?

父皇这是什么意思?自己的皇兄都还没得册封王位,李琮凭什么?

心腹侍女有些怀疑,别是公主殿下还不知道吧?不过又觉得不可能,公主不是才从宫里出来么?于是只叹了口气,“奴婢如今也算是理解了什么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孟茯被册封成了弘月长公主,三殿下则被册封为从一品的镇南王。”

早前李琮被贬为庶人,应该与这孟茯也脱不了关系吧?

然最让人无法相信的是,沈夜澜这个从乡下娶来的小寡妇,居然是金枝玉叶,还是陛下心尖尖上的那种。想着她是由着驸马护送回来的,于是忙问道:“公主与驸马的和离书,陛下可是准了?”

说到这个,李蓉就忍不住开心,“同意了。”

然而心腹侍女却有些惋惜,“可惜了,弘月长公主是由着他护送回京的,想来也是天大的功劳一件。”公主还没分得美羹半杯就和离,岂不是亏死了?

这个弘月长公主又是哪里来的?李蓉越发摸不着头脑,“你到底再说什么?这又是哪个?”

心腹侍女这一次完全怔住,“公主您不是才从宫里来,难道令妃娘娘没与你说吗?玉簪宫里现在住着那沈夜澜的妻子孟茯,她便是从前那玉妃的女儿,陛下今日见了她,便立即册封她为弘月一品长公主。连带着当初在南海郡动用私兵的李琮也沾了她的荣光,被册封成了从一品镇南王。”

镇南这二字,着实耐人寻味了。

李蓉满脸惊诧,完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可是宫里的母妃,只怕也是因为此事。

她只觉得一时间呼吸像是被卡在了喉咙里一般,胸闷得厉害,身体摇摇晃晃的,有些站不稳了。

随后也昏了过去。

几乎是同时,因为南海郡开战,从而李兆觉得这个是老天爷给的一个机会,所以打算搏一搏,只找了几个心腹来,今天几乎都待在那密室之中商讨。

最后得了个好计策。

不管沈夜澜似乎能战胜金国人,都要将埋在九龙海沟底下。

就像是当初的蒙家军被黄沙掩埋在沙月丘一样,永世不得超生。

计策每个环节,他们都已经设计好了,将来无论如何都不会牵扯到李兆的身上来。

一想到沈夜澜就要死在九龙海沟了,李兆一时可谓是满面春风,好似已经真到了那一日一般。

然而才从书房后的密室中出来,发现穆大人正心急如焚地等在这书房中,“怎了?”

因今日商量密事,所以不许任何人打扰,还将里面的机关给关掉。

所以哪怕穆大人在得知宫中忽然天降的两道圣旨后,立即赶过来,可惜机关都按坏了,仍旧是没通知到里面的人。

如今见了李兆,急得只‘噗通’一声跪下来,“殿下,那沈夜澜的妻子原是陛下的亲女儿,今日进宫才相认,陛下便册封她为弘月长公主,连带那李琮当初在南海郡抵死帮她和沈夜澜,如今也被陛下册封为从一品的镇南王,此刻只怕已经回城里了,不但如此往后六部之事,他皆可插手。”

这等权力,与那储君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兆一时之间,只觉得天旋地转,身后心腹们难以置信的声音一会儿咫尺再近,一会儿又远在天边,来来回回几遭,他便晕了过去。

待他醒来之后,身边只有自己的皇子妃蓝鲜儿了。

蓝鲜儿极少进入他的书房,尤其是李琮被贬为庶民以后。

但今日却是例外,李兆忽然晕死了过去,那边的几位大人都怕担责,只忙请了她过去。

然后她便见到了那些以往戴着斗篷来府里,说是李兆朋友,专门来看花赏鱼的朋友。

而这些朋友一如她所预想的那样,哪个都不是寻常百姓。

她没有多言,心细如针的她几乎已经可以猜到自己的夫君为何忽然晕死过去了。所以当时只让人送李琮回房,又打发人去请了太医,只让那些大人们都先回去。

毕竟李兆昏过去了,她一个内院女流,的确不好招呼。

所以这会儿李兆醒来,只觉得眼前无人,好不凄惨,几乎认定了那些人都是见风使舵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