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547 字 2021-07-07

旁边的大娘撕了一条,揪成两半,一根给了自己,一根喂进端着盆子的大娘嘴里。

然后两个大娘对视一眼,相互点头,又脆又酸爽,当真是不错!

苏油笑道指指天上:“这是内中的法子,当年我家先祖味道公从唐宫里讨出来的,可以完全去除鱼腥,只剩肥美。大娘你根本不用怕做鱼。只要油给厚一点,然后用我们的酸菜泡姜切碎炝锅,熬汤烧出来的鱼,你老公指定赞不绝口!”

第一个大娘就说道:“这个我信,我就没吃过这么脆爽酸香的酸菜!而且苏小少爷整治的吃食,当是眉山一绝!那我们各来一条,就要鲶鱼,不过了!”

苏油看了看市场,有一个卖葱姜芹菜香菜的老头,便过去对他施礼:“老丈,买鱼的人家,多半也要买您的这些,您跟我们一起卖如何?顺便麻烦您帮我们掌掌秤。”

老头笑呵呵地说道:“穷人孩子早当家,这么小便出来操持营生了,真是好娃子啊。”

旁边那位大娘笑道:“这位可是苏家小少爷,人家在土地庙带着一帮流浪儿呢。”

苏油笑道:“其实老丈说的没错,我苏家虽是江卿世家,可架不住地少人多,平均下来,可能还不如老丈城郊两畦菜地的收益,更不能跟两位大娘比了。”

两位大娘笑得眼睛都没了:“这小少爷,可真会说话!那就要那两条最大的!”

这就是开张了,两条三四斤的鲶鱼,转眼就是半贯多,连老头都落下了三十文葱蒜钱。

接下来便发卖开了,苏小妹负责卖萌,苏油负责倒嘴皮子送酸菜泡姜,张散刘嗣负责抓鱼忙得个不亦乐乎。

也有小气抠搜多要一把酸菜,多要一块泡姜的,苏油也不以为意,反正盐水酸水已经制熟,今后就是分坛添料的事情,简单的不能再简单。

来往的客商很多,好些在船上还带着厨房那种,都是不差钱的主,鱼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金黄金黄酸香扑鼻的酸菜和泡姜。

七八十斤鱼,一篓一篓从竹筏下提上来,一共卖得四贯,苏油留了一贯零钱,其余都让赶来的商务组长张藻换成交钞。

最后只特意留下的几条。

苏油见义棚那边李妈还没来,琢磨着是不是把码头这里早饭的市场给占领了。

现在人一般就吃两顿,午饭,不存在的。

给自家小伙伴留了几条草鱼,准备让大家也尝尝酸菜鱼的味道,剩下的几尾,苏油准备让张藻给江卿世家送过去。

苏油一边给鱼嘴穿麻绳,一边让苏小妹给卖菜老头奉上了五十文钱,说:“多谢老丈给我们掌秤,我们才卖的如此之快。这五十文算是汤水钱,老丈沽半角酒消消乏。”

老头很开心:“今天承你的福,我的担子也卖得飞快,所剩这些香菜芹菜,就留给你们吧,娃子们也能吃顿好鱼。你们明日里还来?”

苏油说道:“以后应该都要来,不过鱼恐怕没这么多了。”

老头笑道:“天天这么多,怕不是龙王转世呢。”

两人正说话间,一个师爷样子的细瘦男人走了过来,见到苏油剩下的几条鱼,眼前一亮:“小孩,你这鱼怎么卖?”

第五十三章 讹诈

苏油说道:“这位先生,这鱼我们不卖了。”

师爷说道:“怎么不卖呢?匀我一尾如何?”

苏油对几个同伴说道:“想来姻伯也不会责怪我们,要不就卖这位先生一尾?”

张散说道:“全凭小少爷拿主意。”

苏油便对那师爷说道:“嗯,那就八百钱匀你一条吧。”

那师爷就跳了起来:“岂有此理!你这鱼,四百文一斤?小小年纪,先用言语拿住我,然后敲诈勒索是吧?一百文顶天了!”

卖菜老头还没走,忍不住插嘴道:“苏家小少爷不是那样的人……”

那师爷指着卖菜老头喝到:“老奴你闭嘴!”

苏油看着那师爷冷笑:“看你一身幱衫,还以为是知书达理之人,竟然对长者无礼。那这鱼我不卖了。”

那师爷眉毛一扬:“世间万事,抬不过一个理字,你要之前说不卖,那也由得你,可你要如现在这般坑人,小小年纪就不学好,须知还有天理王法!”

到这里苏油大致明白过来:“听你的口音,是嘉州人吧?职业是讼棍?”

那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摇头晃脑地说道:“本人法理精通,倒是得蒙嘉州父老看重,有事常常求我申达。今日你将这鱼让我则罢了,如若不然,少不得衙门里走上一遭。”

周围围着的人越来越多,见这位得理不饶人,便有相劝的。

没想到这人越劝越来劲,口舌滔滔,大有舌战群儒之势。

苏油制止了众人,对那人冷笑道:“跑眉山城来讲法理,你可知眉山读书人家,家中都要安置法典的?”

“首先我们之间契约本不成立,人证俱在。”

“其次即便成了,我且问你,明知标的物之价值,却意图欺瞒彼方,以贱价得之,我皇宋律例会如何判决?”

“听你口音是嘉州人,‘嘉州有嘉鱼,甚难得之,河鲜之至美者也。其色如黑墨,龙身燕尾,双鳍铁直。春日出于青衣江石底之下,鱼人以火照而刺之。富家争购,售值千钱。’”

“这种鱼嘴下腹上,带着吸盘,因此可以牢牢吸附在江石上,不惧激流。以此有诗赞之云:‘倔强立泥沙,矫如树黑帜。’”

说完将手中的嘉鱼提起来:“大家看看,这是不是便是《嘉州风物志》中说的嘉鱼?渔人刺死的嘉鱼都价值千钱,何况我们的鱼活蹦乱跳?”

“你见我们要将鱼送去孝敬长辈,就以为我们见识不广,不识此鱼。却不知道我眉山礼教之乡,最好的东西当然要留给长辈。”

“意图欺我们年幼,想要占大便宜不说。事情不成,便想掀起纠纷,颠倒黑白。”

“我倒是奉劝你,出门在外,行事说话须当谨慎,少逞口舌莫贪便宜!别给你们嘉州人丢脸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