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939 字 2021-07-07

王彦弼傻了,捧着碗看向苏油。

苏油做了个摸螺蛳的动作,然后对王彦弼挤了挤眼睛。

王彦弼顿时明白了,苏油的意思是,我们之间还有一起摸螺蛳这样更大的秘密,连张姨父也不用告诉。

想到在苏家庄子上说不完的快乐和吃不够的美食,顿时连连点头。

吃过饭,苏油从卧室里取来两双冰鞋,冰刀设计得比较长,这样小孩子能够更容易上手。

领着两个娃子来到后院,后院里已经被苏油用黏土堵了走水孔,然后蓄起了几厘米的水,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小溜冰场。

苏油将鞋子丢给俩娃:“这个活动好玩,叫溜冰,你们自己摸索自己练,等学会了,我们在外面操场上围一个大的!”

“要玩就告诉大人,不准自己去池塘上面溜,池塘上的冰面不一定结实,掉进冰窟窿里不是玩的,明白吗?”

扁罐拿着鞋子有些不信:“这个真能好玩?要不爹爹你先溜一个给我们看?”

苏油又去卧室取来一双成人用的冰鞋:“我就先溜一个样子给你们看看。”

苏油后世都是滑的旱冰,冰刀的玩法也就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在室内溜冰场玩过一两次,倒是摔不着。

背着单手猫着腰在冰面上溜了几圈,扁罐就兴奋地大喊:“太有趣了!彦弼我们快穿上玩!”

苏油心底偷笑,玩这个不先摔上它十来跤可是掌握不了技巧的,等你们先慢慢摔着,一会儿再来求我。

在天井边脱下冰鞋,回到书房,这就准备开始写条陈了。

张敦礼和苏辙则在看苏油上午的草稿,一边啧啧连声。

见到苏油进来,张敦礼拱手道:“明润当真是大才,能人所不能。胸中丘壑,如泰山北海,无怪陛下这般看重。”

苏油叹了口气:“其实说人人都会说,做就不一定了。我这不过是取法乎上,望得乎中而已。心理准备是有的。”

“十件大事,皆事关我朝千秋大计。要是能有一两件做得好,一两件做得成,再有一两件等到今后能做得起,我就已经很知足了。”

张敦礼肃然拱手:“用明润的老话来说,这叫不打无准备的仗,敦礼虽然不敏于中,无济于事,但必为吾兄摇旗鼓呼,呐喊奔走。”

苏辙也拱手:“小幺叔,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你聪睿过人,惯于事事周全谋定而后发,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便宁失勿做。但是要知道,善于机变者,在志气一项上,往往也会有不足。”

“这一点上,安石相公和陛下,是小幺叔取法的榜样。”

一语惊醒梦中人。

苏油看似林林总总列出了许多的大事,其实是给赵顼出了一道难度很低的选择题。

官制,政治,财用,军事,水利,交通,民生,教育,风气,国格。无论赵顼选择做哪几道,哪怕是只选择其中一道,都会给大宋带来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而大宋的有识精英们,却已经从苏油的奏章中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如今竟然鼓动自己,要争取将这十件大事尽数完成!

就连写出这些条陈的苏油自己,都压根没有指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它们尽数开花结果!

看着两人殷切的目光,苏油感到有些惭愧,但是最终还是压抑住了冲动:“还是先拟好条陈吧,要是说都说不好,遑论做?”

张敦礼和苏辙对视了一眼,也是轻轻叹了一口气,或许这就是苏油和王安石,司马光,赵顼最大的区别。

远大的理想,只会一步步的落实在行动上,而决不轻易许下保证和承诺。

虽然他一直以来都干得超出别人对他的期望,但是这种风格,也常常给人一种柔弱,委屈,缺乏激情的假象。

只有在非政治人物如苏小妹,石薇,八公,八娘二十七娘面前,苏油才会偶尔吐露一二自己的野望和心声。

稳如老狗苏明润。

第一千零二章 热闹

条陈拟好已是下午,陈昭明和苏辙也在看书写字,三个人在小院里呆了一下午,竟然鸦雀无声不交一语。

差不多又是五千字写完,苏油搁下笔,抓起桌上那对儿从小陪自己到大的核桃,盘玩着走出书房。

刚刚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中,忘记了天井里边俩娃,出门后才发现两双冰鞋丢在天井边,人早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信步走出大院,才发现俩孩子正缠着张二围打谷场,而且心很大,要将整个操场打谷场搞成一个大溜冰场。

苏油将俩孩子叫过来:“做事情要讲求效率,张二叔造围子的时候,我们可也不能闲着。”

扁罐跑过来:“爹爹我们做什么?”

苏油从在一边看热闹的张二娘子手里接过漏勺来抱着:“你们的任务是要完成一个小水车,可也自动从流水沟里边汲水,用来浇出这个溜冰场来。”

扁罐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西南农书里水力翻车那种?”

“嘿!”苏油笑了:“你还翻过爹爹的书?对就是那个,不过提醒你们一点,可以做个简化版的,能用就行。我看柴房里有不少烧火的笋壳……”

“谢谢爹爹!”扁罐这方面脑筋也很灵活,拉着王彦弼跑了。

笋壳,竹棍儿,剁猪草刀,剪刀,细麻绳,两个娃子就在屋边的磨盘上摆开了战场。

只要要求不太高,这个手工其实简单,扁罐和王彦弼小脑袋凑在一起,将圆形的车轮改成了六边形,然后用笋壳做桨叶,带动绑在车轮上的斜竹筒,不一会一架粗糙的小水车就做好了。

放到水沟上,水车被水流冲得呼呼的。

看着竹筒带出的水被剖开的竹筒导流到了打谷场上,张二都有些惊讶:“两位小少爷实在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