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节(2 / 2)

苏厨 二子从周 6443 字 2021-07-07

苏油也去过,油菜花开的季节里,小火车在菜花地里穿梭的景象,的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车站里边还有火车头参观项目,当时他去的时候,正好有个小朋友的夏令营,夏令营还请了成都铁路局的退休工程师当讲解员。

于是当老工程师给小朋友们讲解蒸汽火车的构造和运行原理的时候,苏油也兴致盎然地在旁边趁听。

这个火车头,就是根据那个画出来的。

不过他也只能画出一个大的雏形。

但是光这个大雏形,在沈括的眼里这幅图就是无价之宝。

比如横卧式锅炉,具备高大的烟囱,从大烟囱就能够大致看出来锅炉的耗煤。

这就说明锅炉是石富发明的那种多管式锅炉,烟囱与燃烧室形成负压,通过热量气体对横卧式锅炉加热。

锅炉上面还有个突起的箱装物体,很明显那就是蒸汽净化干燥装置,然后火车头行走部的结构在下部,说明还有一根蒸汽管到连通到火车头的底部,驱动气缸。

行走部分也有无数的亮点,比如从连杆部分就能够看出来,其中两对明显是主动轮,而主动轮前面的小轮明显是起导向作用,而后边的几对从动轮,则是其分担压力,还有转弯帮助作用。

整个部分比油井提油机复杂,但是其实比纺织机简单,总体还是将气缸轴的水平运动转为圆周运动。

不过因为巨大了很多,提供的驱动力更大,同样有很大的设计难度。

但是工作原理已经明确了,大的构造也已经出来了,剩下的都是细节设计的问题。

理工是辅助设计的模型,很多设计和运算可以提前,做出图纸。

苏油抽选银丰监的理工人才,组成了“蒸汽动力火车头兴趣学会”,一共有三四十人,都是精英。

与此同时,兰州铁厂开始制造钢轨。

三月,苏油开始再次巡视各州,尤其是丝路五州、张掖城、武威城、贺兰堡、乌喇海城、黑山堡。

城堡是钢筋水泥与砖石混成结构,因为配置了高精度的炮兵,护城河离城堡很远,足有三里。

护城河与城堡之间,是用于耕作的麦地,麦地上有环绕星形城堡的水泥预制板件的沟渠,这些沟渠,战时还可以成为战壕和交通壕。

大城是山台形,不仅仅靠最外围的城墙防守,城内的布置,更像是依山而建的多层的生日蛋糕。

炮兵在顶部,能够得到最好的保护和最远的射程。

这样的城池相当恐怖,城里城外都有水源,良田,工坊,城中有巨大的粮仓,草库,武库,营房。

五原城和九原城更加巨大,二种在五原,直接将两河包夹之地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保障基地。

除了汉唐故渠以外,还有七条河渠的规划,根据当地农人的经验,分消冰水、桃花水、四月水、伏水、秋水、冬水进行灌溉。

其中伏水肥沃,灌溉效果最好,秋水次之,春水最差。

冬水清澈,则用以冲刷渠道,进行清淤。

引水渠口因地制宜。

位于上游的渠口,因河水位较高,为避免直接迎进冰溜,只引“倒漾水”;

位于下游的渠口,则需如都江堰那样,加设引水坝;

而中间的渠口,设于凹岸下游即可。

这些河渠如果全部修成,理论上能够得到耕地、牧地、林地九千万亩,也就是九十万顷,相当于两个两浙路!

当然这只是面积,实际产出因为轮作,当年可耕地亩只与两浙路相当,再加上适合耕种的时长、以及产量,其实只有两浙路的一半不到。

然而这里同样不可替代,因为这里,产马!

自故汉凌阳渠修复之后,渠西种麦,渠东牧马,如今已然开拓出耕地万顷。

当苏油巡视到这里的时候,三万新军精锐正在训练合成。

苏油带来了第二批货品,还有农具,军器。

种谊看过河滩上搬运的热闹场景,对苏油说道:“国公,我陪你巡视巡视这里的新军?”

苏油笑道:“军务就不用了,我就是来验收城池,送给养,另外看看你们屯田和牧马的进展的,现在有多少母驹怀上了?”

“那我带国公逛逛。”种谊一夹马腹,当先带路:“等到明年,我们能得八千之数。”

苏油也打马跟上:“这里太辛苦,给将士们伙食要开好,即使比照战时供给,我三路支撑你们是没问题的。”

种谊说道:“训练我自会抓紧,但将士久不经战的话,必定会有所懈怠。”

苏油想了想:“王相公的置将法,只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属于头痛医头。”

“让将领在地方上,从招募到成军全权负责,稍不注意,就会重演末唐的局面。”

“反倒是太祖之制,虽然也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对新军反而更加合适。”

“所谓将不知兵,是兵的本身素质,各地相差过大。”

“如果都如新军这样,具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和统一的训练。让每个将领,不管接手哪支军队,其战力都相差不大,这个问题,还存在吗?”

“而所谓的兵不知将,同样是这个问题,如果将领都经过皇家军事学院培训,具有相同的背景,相同的学养,在指挥,组织、计划、纪律方面,都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让所有的将士,都在统一协调的制度下被管理,被晋升,那兵们哪里还需要‘知将’?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作战任务不就是了?”

种谊点头:“这段时间一直在抓协同,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