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酱菜(2 / 2)

便勾画了几个自家酱菜园原有的品类,并没有好新鲜去弄什么红薯泥和酱甘露等。

除了记忆比较深刻的这款酱菜,此外还有一般人并没听过的大慈阁酱菜,数百年前他们还是选料精良,不惜重价的大牌子,如收购小红萝卜,论个给价,但必须符合质量、规格等要求,保持嫩脆,收购韭菜花,则要鲜嫩的纯花,不带花籽、花铃,但收购价格往往要高于普通韭菜花的一倍,这等原料制成的成品,质优则无柴,食之无渣滓。

大慈阁酱菜的创始人还是当官的,但经过了时代的沉淀,别说后世,就算是如今,也没多少达到那种标准的,不是谁都跟她柯百佳一样,原料无限的,才能任由京北那边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高起点高品质上。

哪怕是后世,真做到这种品质的,基本上了私房菜馆,作为招牌小菜。

想来这马来西亚的商人李金彪在那么多上赶着合作找投资的项目里头,选上去凑热闹的老人家们开办起来的酱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柯百佳几年前哪怕是个苗音奶奶选个活儿干,也是千交代万交代,根部粗糙部分,她不会浪费会一并收起来,让他们和精品部位分开,所以品质,她觉得大概是堪比当年大慈阁酱菜的原料选料用料标准了。

啊,也不是所有流传下来的酱菜都没名气的,比如那六必居的酱渍菜名气不就很大,不少八九零后的孩子们估计就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