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2 / 2)

“我觉得我俩可以成立一个早起联盟。”钟玉皎边倒退跑步,边对陶清风说。她穿着运动服,扎着马尾,已经连续好些天早晨六点看到陶清风在绿化带散步了,一两次还不确定,以为只是年轻人的心血来潮。但是昨晚看到陶清风九点左右就打哈欠的模样,才确定是小鲜肉里不常见的生物钟,让她十分意外。

陶清风愣了下,笑着说:“早起联盟?做什么的呢?”

联盟这个词可以直接理解,类比国家之间就是连横,但那一般须有共同的目标。

钟玉皎扳着手指:“锻炼,对戏,吃营养早餐,哦,还可以买小喇叭,七点半对着那些懒虫们的窗子叫早。”

陶清风忍着笑,影后姐姐的爱好十分奇特,他委婉道:“前面几项没问题,最后一个我就不参与了。”

“开玩笑的,我又不是服务生,怎么可能真的去叫他们早。”钟玉皎若有所思看着陶清风,“不过,说真的,陶清,你——”

“钟老师,我前几天已改名字。陶清风。还请钟老师以现名相称。”

钟玉皎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她常年不打理微博,转发宣传片这些事都完全交给经纪人或助理,只在每年生日会和粉丝见面后,会把见会面照片发在微博上表示感谢,十足的老干部作风。所以她对陶清风改名字的事情比较后知后觉,也不像张风豪和沙洲那样嗅觉灵敏地马上互动。不过她马上就从善如流,说道:“好,我记住你改的新名字了。其实我觉得你改的这个名字,像个古人。”

陶清风心想:钟老师某种程度上真相了。他引开了这个危险的话题,另外换了个话头:“钟老师每天要锻炼多久呢?”

钟玉皎说:“早上跑一个小时。晚饭后做点拉伸或散步。哎,比不得二十多岁的时候,我看到沙洲和刘琦回他们就特别羡慕,天天晚上玩手机,白天还是满脸胶原蛋白。”她上下打量着陶清风:“小陶啊,你画风真的不太像小年轻,片场也从来不拿手机出来刷朋友圈。”

陶清风暗想,他其实还是很多时候拿手机出来看的,但那只是为了和严澹发短信。工作时没时间打那么多字。一般集中在早晨起床、午饭后和晚上睡觉前这三个时间点,给严澹发学术方面的思考,平时的消息只是看一眼记下来就放回口袋里。至于朋友圈——陶清风并不想去掺和陶清的朋友圈。

陶清风倒是在学习“使用微信”这项据说现代很重要的技能时,去看过陶清所谓的朋友圈,上面有消息提示。结果点进去一看,是类似于“起哄陶清发达了,明星都是花钱如流水的,陶哥不该小气,好好请兄弟们玩玩……”的消息,大概是陶清的旧相识,陶清风根本就没理,装作没有看到,就再也没有点开微信里所谓的朋友圈了。

陶清风摇头道:“朋友圈也没什么好刷的。”

钟玉皎好奇:“那你闲暇时做什么?”

陶清风本来要说的“看书”给硬生生憋了回去,烦恼地想,扮演现代的年轻人,估计还得装作对声色影音或是朋友圈微博之类的平台很感兴趣的样子,但那不是他的本意,陶清风自觉也演不出来。

陶清风想了想,如果说自己在看书,钟玉皎肯定要问他在看什么书,他说那些《崇安三十六年间大事要录》,《全楚诗选》之类的,是不是把他本来就不对劲的画风暴露得更突兀了?想到剧组的性质,他就折中,挑选了个自己觉得不太过分,符合演员正常要求的说辞:

“我看,剧本。“

钟玉皎嘴角微抽,在人多的时候说这种套话她能理解,可是私底下轻松聊天时刻,小陶还端着装模作样,钟玉皎听着就不太舒服,暗地里想:还不如沙洲刘琦回真性情呢,好歹诚实坦白在打游戏。

钟玉皎心底深处其实对小鲜肉一直有种固有成见,说话就带了一点点,有意戳破面具的刺意:“这么厉害呀。看那么多时间,对剧本该滚瓜烂熟了吧。真是好学呢,不知背了多少呢?”

陶清风没听出现代人在这种语境下的讽刺,只当做钟玉皎真的在夸他好学,一时间还有些不太好意思,保留道:“不敢。只是全背下来而已。还没琢磨完。”

这个全背下来,陶清风指的不仅是他广积王子的剧情,还包括那沓二十来万字a4纸,所有角色的台词。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史料里化用出来的,陶清风看了一遍,几乎不用怎么背,那些东西本来就在他脑海里的。

加之他过去为了遍览群经,练就了快看快记的能力,虽然不能说过目不忘,但剧本的内容,过了三四遍后,那些白话语言又非常简单流畅,他几乎能背得八九不离十,和史料相同的地方,更是一个字都不会背错。顶多在孟小丹加的一些现代人用语习惯,或者为了电影丰富添加的动作,会有出入。

钟玉皎更是内心隐隐升起一股不可思议的好气又好笑,“全背下来?你指的是你的角色台词吧。”

广积王子的台词并不多,全背下来难度倒也不算大。但是钟玉皎总觉得,陶清风潜台词里是在说:他把剧本上所有角色的台词都背下来了。这怎么可能呢?

陶清风还老实地承认:“不,我说的是剧本全背下来。”

他以为这在现代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些演员个个都能做到。毕竟如果不背别人的台词,怎么知道别人演的角色是怎样的,怎么在有对手戏时理解人家的感情呢?再说,那一沓a4纸比过去的经卷薄多了。

钟玉皎连倒退跑步都忘记了,转过身并行在陶清风身侧,不化妆的素颜脸上,瞪得大大的眼睛盯着陶清风侧颜,难以置信:“你的意思是,比如我的台词,你也能背?”

陶清风虽然和钟玉皎只有叛军前初见大嫂的一幕对手戏,但这部片子叫《归宁皇后》,陶清风一开始觉得,最该背下来的,就是钟玉皎的台词了。

于是他继续老老实实地点头:“能的。”

钟玉皎心中大震的同时,也升起了较真的心态,心底一个声音说:不要因为陶清风是小鲜肉就放过他。她干脆停下脚步,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内心怀疑的同时,也有不可思议的期待,以不容拒绝的语气,说道:“那你现在,就背来我听听?”

第41章 最牛逼的背景板

钟玉皎示意陶清风和她走到绿化带草坪中间的休息亭上, 说:“你就背一下今天要拍的‘御前诉冤’这段台词吧?”

陶清风一开始没说话, 钟玉皎见状, 刚要讲一通在听到陶清风说能背剧本时就酝酿的话:年轻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这次上了一课, 下次不许这样毫无根据地托大,别人会觉得你自以为是,就听见陶清风问:

“是要从进殿开始背?还是下跪开始背?”

钟玉皎一呆, 没想到陶清风还真的要接受这个挑战?她心不在焉:“你随意。”但是脑中已经升起一丝进入战斗状态的兴奋感——如果陶清风真能背,自己也必须全神贯注调动出记忆,才能印证他背得对不对。

陶清风见状, 把台词、动作和每人说的话,按照顺序, 从进殿背:

“高常侍曰:东水夫人香氏在殿外。

“天胜皇帝曰:宣觐见。

“香昌跪御前, 三叩头, 曰:臣妇乞见天颜。素闻陛下议论通明。

“天胜皇帝冠冕的垂毓晃荡,曰:香夫人平身, 请抬头白。

“香昌跪曰:臣妇千里上京, 一为请命,二为诉冤。臣心惶恐, 恐有碍天听, 不敢起身。

“天胜皇帝站, 手抚龙椅,曰:香夫人,请抬头白。

“香昌抬头, 双膝仍跪,曰:臣妇陋颜,恐惊圣驾。

“天胜皇帝后跌龙椅中,伸手曰:香……

“香昌曰:陛下贞心通明,为黎民计,臣妇虽鄙薄之言,望乞一闻。

“天胜皇帝曰:香……香夫人请讲,朕洗耳恭听。”

陶清风还没背到最激烈的地方,钟玉皎已经目瞪口呆地打断了他:“你,你,真的……连他们的动作描写都背了?”

钟玉皎整个人都惊呆了,陶清风背得和原台词稿差不多,只有个别字句不一样,比如说剧本里简化的是“恳请一听”,陶清风背的是“望乞一闻”。好像还更文言化。